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 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3 题号:1489668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放弃元朝凭借边疆向外扩展的做法,继承汉唐“守在四夷”的治边之策。为防范“北虏”南下,明朝修建九边重镇,修缮长城并驻重兵,以强硬的军事手段应对北方游牧势力。明朝在南部边疆蛮夷地区大量派驻军队,以卫所的形式驻守各地。在设置卫所以外蛮夷聚居的边远地区,明朝普遍推行土司制度,总体上实行卫所与土司结合统治的双轨制。

——摘编自方铁《论元明清三朝的边疆治理制度》

材料二   中国古代边疆政策自秦汉时期初具规模后,经隋、唐、元、明完善,到清朝形成了完整体系。清代的边疆政策在继承中又有创新,从历史上的羁縻政策、和亲政策到清代军府制、盟旗制、满蒙联姻等政策措施。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经营,清代的边疆地区包括了今天的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甘肃、新疆、西藏、云南、广西等省区,这些地区在历史发展、社会经济、民族民俗等方面各具特色,使得清代边疆政策具有多样性。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边疆治理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边疆政策的特点。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根据材料及所学,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华夏国家、民族从春秋战国起就逐渐加快了它的一体化进程。战国时期的国家形态,已逐渐演变为“跨区域”的地域性国家;列国疆域内的居民,也不再是宗法等级制下的“小国寡民”状态,而表现为“多地域、多族群”的特点。春秋时代还属于 “四夷”的秦、楚等国在战国时期已经认同于华夏,中原诸国也承认了秦、楚是华夏族的组成部分,在这个基础上,“大一统”理论指导下的七国争雄以秦统一中国告终,中国形成为全国性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摘编自沈长云《先秦史》

材料二   清朝统治者从“中外一体”(内地与边疆一体)“华夷一体”的认识出发 主张以积极态度治理各民族,使其起到“屏藩”“拱卫”作用。在中央设立理藩院,与六部平行,主管边疆民族事务,为使管理规范化,制定《回疆则例》等法规。在地方,东北三省为将军制下的州县、八旗并存制;内外蒙古为盟旗;在新疆多年武力征服下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在西藏地区,清政府设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西南地区改土归流酌情保留土司制;在东南,台湾收复后设府隶属福建省。同时清朝统治者制定笼络安抚少数民族上层的各项政策,如赐爵、满蒙联姻等。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民族国家的发展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清朝前中期边疆治理政策的特点及意义。
2021-03-15更新 | 22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雍正四年(1726年),云贵总督鄂尔泰大力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即由中央政府选派有一定任期的流官直接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务。广顺长寨土司向官兵挑衅,清军平乱设长寨厅(今贵州省长顺县)。

雍正五年(1727年),清廷革去广西泗城土知府岑映宸的职务,在其属南盘江以北地区设置永丰州(今贵州贞丰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划归贵州统辖。

雍正六年(1728年),贵州按察使张广泗在改土归流地区废除原来土司的赋役制度,与内地一样,按地亩征税,数额一般少于内地。云南、贵州改土归流的目标,到雍正九年(1731年)基本实现。

——整编自《清史稿》


(1)根据材料,概括清朝初年治理西南边疆地区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采取上述举措的意义。
(3)综上,从国家治理的角度,谈谈你的认识。
2022-01-23更新 | 11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历代中央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政策各不相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时期内容
宋朝在边疆民族地区实行羁縻政策,羁縻州县在名义上属于宋王朝的版图,但是没有明确的边界, 土官由土著首领世袭罔替,世袭时须正式联名申请上报中央,由政府人民
元朝在云南建立行省体制,管辖范围包括今云南全省、贵州省西部、四川省西南部, 及今缅甸北部、 越南西北部、老挝和泰国北部。 在西南民族地区广泛设置土官,土官须由朝廷正式授职,并赐予依凭信物。土官的承装、升迁、 惩处等有较严密规定
明朝根据各地区具体情况,分别实现内地府县建制、土流(流官即朝廷派遣的官员)参制、土司统治等三种方式。 自永乐年间起,明政府针对土官时常叛乱、欺压百姓和相互攻杀等问题,先后在今贵州同仁、遵义等地开始实施改土归流(改土司统治为朝廷派任流官),设立贵州布政使司
清朝有目标、有计划、大规模实施改土归流,在云南、 贵州、广西一带收缴土司印信,改设府州县,在改土归流地区清查户口,丈量土地,征收赋税,建城池,设学校,实行与内地一样的制度

——据《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等整理


依据材料,指出古代中央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治理政策的变化,并简要说明其影响。
2020-08-14更新 | 14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