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04 题号:14914976
如表为明朝中后期南方手工业生产与原料供应状况。由此可见
手工业生产中心原料供应地
丝织业苏州、杭州等地湖州
棉织业松江河北、山东.河南等地
冶铁业广东佛山镇广东罗定、阳春.阳江各县
A.新的经营方式出现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手工工场规模扩大D.区域经济联系加强
22-23高三上·山东德州·期末 查看更多[6]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清朝初期,政府曾允许关内人民去东北垦荒。但康熙年间,当局以会破坏“龙脉风水”为由,禁止关内人民迁移东北。但河北、山西、山东等省的民众仍然越过封锁,到东北地区寻找生活的出路。这一举动(     
A.引起了社会人口的膨胀B.加剧了清朝统治的危机
C.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开发D.改变了东北的经济结构
2023-03-22更新 | 37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下图为中国人口变化示意图,对图中人口变化趋势及其原因的解释,正确的是

①秦朝统一,版图扩大,使中国人口出现了第一个高峰期
②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人口发展处于低值期
③辽宋夏金时期,户籍混乱等原因,导致人口统计数字误差较大
④明清以来,高产作物的引进,促使实际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1-04-27更新 | 28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3】明末嘉定人张鸿磐在《请照旧永折疏》中,希望政府在征收赋税时不必征收实物(粮食),可以征收折色(货币)。他的理由是:嘉定“地不产米,水不通漕”,“仅种木棉一色,以棉织布,以布易银,以银杂米,以米充兑。”这反映了当地(     
A.“摊丁入亩”尚未执行B.经济收益结构发生变动
C.传统小农经济逐步瓦解D.工商业市镇的高度繁荣
2024-05-14更新 | 19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