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史学热点 > 经济类热点 > 民生问题、人文关怀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1 题号:149467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政府历来重视社会救济。汉朝建立常平仓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食。隋唐时期,政府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隋文帝置仓积谷,预防荒年,还鼓励民间自置义仓,令各州百姓在收获时按贫富分三等出粮,于当地造仓积储。官仓救大灾,义仓防小灾。……宋朝以后,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逐渐兴起。宗族通过设立义田、义学、义宅、义冢等族产,在衣食、住行、婚娶、蒙养、丧葬等方面资助族中贫困者。

——摘编自《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开始着手建立社会保障制度。1951年,政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标志着城镇企业职工劳动保险制度的建立。19561月通过的《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和同年6月通过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指出,农业合作社应该对社内丧失劳动能力、生活没有依靠的社员,做到保吃、保穿、保医、保教、保葬,这两个文件奠定了五保工作的制度基础,五保制度正式在我国建立起来。

——摘编自郑秉文等《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与发展》

材料三   德国统一以后,经济迅速发展,需要比较稳定的社会环境。18835月,俾斯麦提出疾病保险法案在议会高票通过,这部法案规定,疾病保险的对象是从事工业生产的工人,不包括农民,保费由雇主承担三分之一,工人自己承担三分之二,工人生病时的医疗和药品都是免费。这是德国第一个社会保险法案,开启了国家通过立法对弱势者提供社会保险的先河。18846月,《意外伤害保险法》在议会获得通过。18895月,德国议会通过了《伤残老年保险法》。三大保险法的颁布,意味着德国社会保险制度开始确立。

——摘编自《选择性必修一教师用书》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宋朝前后社会救济的区别。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德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影响。
【知识点】 民生问题、人文关怀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30年代,美国农业十年大萧条,非农业人口与农业人口可支配收入比是2.49,40年代大为好转,50年代又有所升高。战后美国城市化迅猛发展的同时,农业产业链基本形成,农业实现现代化,政府不仅对农业提供财政支持,更重视对农业工作者技术能力的培养,加强农村文化教育的力度。60年代,美国政府开始进行“生态村”建设,使乡村自然环境大为改观,吸引了资本投资和推动了经济结构的多样化。70年代初,逆城市化兴起,城市郊区与周围村镇得到很快发展,美国的乡村旅游开始迅速崛起,自然风光、独特建筑、民俗风情、乡村音乐都得到了保护和发展。八九十年代,美国政府更是特别提出“振兴乡村经济”,各级政府都出台了一系列合理的规划和扶持政策。21世纪初,美国农业人口比下降到2.3%,其可支配收入也高于非农业人口收入。

——摘编自谷军《缩小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可行性措施研究——以美国、日本、韩国经验为借鉴》等

材料二   20世纪二三十年代,面对乡村凋敝,以“改造乡村,改造中国”达到“民族自救”为目的的“乡村建设运动”兴盛。其中典型的有:晏阳初领导的注重农民教育、加强农村合作的定县模式;梁漱溟发扬儒学精华,唤醒农民内力的邹平模式;高践四开创的农业技术与教育并重的无锡模式;黄炎培建立组织章程、发展公共事业的徐公桥模式;民族资本家卢作孚发展实业推动城镇化的北碚模式;山西阎锡山则重视乡村制度改革,加强基层政权。而中国共产党以毛泽东为代表,在农村将土地革命与根据地建设结合起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不少乡村建设运动遭受挫折。共和国建立后,农村建设得到了新的发展。

——摘编自王景新《乡村建设思想史研究脉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美国乡村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乡村建设的特点,并简述共和国在社会主义农村建设上的探索意义。
2019-08-30更新 | 5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回顾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建立现代财税制度是一项长期任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儒家文化注重德治,宣扬和倡导一种绝对无偿的进贡以体现对国家的忠心,使得古代中国的治税思想具有明显非法制的性质,法外征收现象非常普遍。官吏使用权力的机会多,导致聚敛过度,超过人民的承受能力……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凡开征新税、废除旧税,或制定、修改税法,都必须以不违宪为原则,并经议会审议通过,贵族、僧侣等阶层不再享有免税的特权。

——摘编自《中西方税收法律文化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西方国家税收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影响。

材料二   到民国时期,中国的税收制度逐渐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先是对城市工商业课征的间接税,超过历史上的田赋,逐渐上升为主要的税收。比较重要的是,国民党政府从外国引进了近代直税制(注:直接税指税负不转嫁,而由纳税人直接负担的税收,如所得税、房产税等),当时财政部曾经为此专设了直接税署。起先是于1936年10月首次开征所得税,继之于1939年1月开征过分利得税,后来又于1940年7月开征遗产税。

——摘编自刘军《中西方传统税收文化的比较》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民国时期税收制度较古代有何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新变化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健全地方税体系”的改革任务。2018年以来,国家层面持续推进税制改革,主要包括:

一是改革修订个人所得税法律,自2018年10月1日起,将起征点从3500元提高至5000元,2019年1月1日起,增加涉及民生保障、国民教育、住房消费的6个专项扣除优惠政策(主要涉及子女教育、继续教育、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大病医疗支出等方面)。

二是继续深化推进增值税制度改革,降低部分商品和服务的增值税税率(原17%税率降为16%,原11%税率降为10%),退还部分行业(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和研发等现代服务业)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

三是国家多次大范围自主降低进口关税税率,从汽车、药品到日用品,关税总水平由9.8%降至7.5%,平均降幅达23%。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家推进税制改革的目的。
(4)综上所述,指出新时代我国财税制度改革的目标应是什么。
2020-10-03更新 | 20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伦敦脱险后,则暂留欧洲,……两年之中,所见所闻,殊多心得。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

——《孙文学说·第八章“有志竟成”》

材料二   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鉴于苏联和我们自己的经验,今后务必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拿工人讲,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他们的劳动条件和集体福利就需要逐步有所改进。我们历来提倡艰苦奋斗,反对把个人物质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同时我们也历来提倡关心群众生活,反对不关心群众痛痒的官僚主义。随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工资也需要适当调整。关于工资,最近决定增加一些,主要加在下面,加在工人方面,以便缩小上下两方面的距离。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三   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我们允许一部分人先好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好起来,目的是更快地实现共同富裕。

——邓小平《答美国记者迈克·华莱士问》(1986年9月)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孙中山为避免类似欧洲“犹有社会革命”的发生,他先后提出过哪些具体举措?
(2)据材料二,概述毛泽东改善民生的基本主张。
(3)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改善民生的主张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
2019-02-02更新 | 2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