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123 题号:14949168
张居正说:“若询事而不考其终,兴事而不加屡省,上无综核之明,人怀苟且之念,虽使尧舜为君,禹皋为佐,亦恐难以底绩而在成也。”于是他
A.整顿吏治B.改革税制C.清丈土地D.减少政府开支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清代,由于土地收获量和土地收益的提高,社会上出现了“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莫不志在良田”的现象。这一现象(     
A.推动土地制度发生变革B.激化人地矛盾和阶级矛盾
C.促进人身依附关系减弱D.阻碍新经济因素发育成长
2023-01-20更新 | 6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某高一学生在学完《历史·必修②》《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后,对以下说法仍然有疑惑。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帮助这位同学,判定哪些是正确的?
①重农抑商政策并不禁止商人追求利润;
②与汉唐的城市相比,宋代及以后的城市经济功能明显增强,到明清,四大商业名镇形成;
③汉代的耦犁、耧车和水排、曹魏的翻车、唐代的筒车,都是我国古代发明的农用工具;
④明清时期出现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我国封建制度的衰落;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021-05-08更新 | 9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明朝后期,一些新的农作物品种输入中国。其中,高产作物玉米、甘薯的推广种植直接推动了(     
A.粮食产量的提高B.经济重心的南移
C.工商市镇的繁荣D.雇佣关系的产生
2023-07-03更新 | 9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