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其他人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46 题号:1496276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汤飞凡,湖南醴陵人,中国第一代医学病毒学家,中国免疫学奠基人。1928年,汤飞凡从美国哈佛大学完成学业回到祖国,担任上海吴淞中央大学医学院教授、细菌学系主任,培养了一批生物研究人才。抗战爆发后,汤飞凡在极其简陋的防疫处,研制出中国第一支青霉素。批量生产后,挽救了许多中国和盟军抗日将士的生命。新中国成立后,汤飞凡拒绝了哈佛大学的邀请,毅然选择留在祖国,担任卫生部生物制品研究所所长。他主持制定了新中国第一部《生物制品制造检定规程》,从此,我国有了生物制品质量管理的统一体制。当时中国卫生条件落后,疫病流行,在其主持下,先后研制出中国的鼠疫减毒活疫苗、黄热病减毒活疫苗以及世界首支斑疹伤寒疫苗等等。1954年,汤飞凡开始全心投入分离沙眼病原体的研究。为了确认分离出沙眼的病原体,汤飞凡亲身进行了风险极大的人体实验。实验结果发表后,得到世界医学界的认可,被誉为“汤氏病毒”。1957年,著名的《科学》杂志列举当年三项最重要的生物学研究成果之一就是汤飞凡发现的沙眼病原体。

——摘编自管辉《中国疫苗之父;汤飞凡》等


(1)根据材料,概括汤飞凡对中国生物学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汤飞凡取得科学成就的原因。
【知识点】 其他人物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马钧,字德衡,三国时魏国人,中国古代科学家。马钧为博士时,生活贫困,改进了旧式织绫机,使其可以随心所欲地织出各种奇妙的花纹;为给事中时,常侍高堂隆和骁骑将军秦朗认为指南车不曾存在,马钧却认为“古有之。未之思耳,夫何远之有”,并制成了指南车。马钧住在京师,城里有地可以种植菜蔬,但无水灌溉,于是他就改进了翻车。马钧见诸葛连弩,曰:“巧则巧矣,未尽善也。”他曾经试验用一个车轮挂上几十块砖头瓦块,可以将弩抛射到几百步远的地方去。傅玄评价其说,古代的公输般、墨翟、近代汉朝的张衡都不及马钧,“公输般、墨翟皆见用于时,乃有益于世”,但马钧“不典工官,巧无益于世”,实在可惜。

——摘编自裴松之《三国志·杜夔传》注文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马钧成为发明家的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钧“巧无益于世”的原因。
2024-02-01更新 | 3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罗伯特欧文(17711858),英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的代表。欧文出生于工匠家庭,从小当学徒。1787年,欧文来到曼彻斯特,他对积累个人财富不感兴趣,童年的痛苦经历以及对工人苦难的目睹,使他决心要创立一个美好新世界。他从李嘉图的学说中发展出劳动价值论,认为工人消耗的产品价值要比他们创造的少得多,创造了利润的工人却生活在贫困之中,这十分不公平。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应该实行公平分配,消除剥削。因此提出“合作村”计划。1842年,欧文在印第安纳州买下“新和谐”村,开始为期四年的社会主义实验。但“新和谐”村脱离社会现实,最终失败。欧文设计的社会主义蓝图和实践,马克思、恩格斯都给予很高的评价。

——摘编自王觉非《近代英国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欧文进行社会主义实验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文社会主义思想实践的贡献。
2021-12-11更新 | 14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向警予(1895﹣1928年),湖南溆浦县人。1916年,揣着“教育救国”理想的向警予创办了溆浦县第一所男女兼收的新型学校。尽管因赴法留学等原因未能在女校坚持到底,但在其苦心经营下,溆浦女校培养出了许多有觉悟的女子。1919年底,向警予踏上赴法俭学的轮船,在留法期间,她发起组织海外大学女子请愿团,要求海外大学为女子教育提供优惠条件。1922年,她回国后加入中国共产党筹建组织妇女运动委员会。其陆续在《向导》等杂志上发表文章,号召广大妇女建立最广泛的妇女统一战线。1927年春,她担任武汉总工会等多项领导工作,这期间“组织了五六万女工于赤色工会之下”,后调至湖北省委宣传部,领导武汉工人坚持地下斗争。1928年,其因叛徒出卖被捕而英勇就义。

——摘编自朱海《向警予重要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向警予的主要活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向警予。
2022-02-27更新 | 5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