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 郡县制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2 题号:15043517
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 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之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于此。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材料二  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之间,史之阙文,而后人可以意推者也,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

——《日知录》

材料三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四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还是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从这个意义上说,贵族从分封制下的社会政治阶层转化成了郡县制下的社会阶层。成为官僚的贵族便不再具有封地主人和天子臣属的双重身份,而仅仅只有天子臣属的一种身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封建子弟之制”指什么?该制度有哪些特征?
(2)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秦朝是如何破解这一困局的?
(3)据材料四,指出分封制转型为郡县制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变化有哪些?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官僚体制的认识。
【知识点】 郡县制解读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地方行政制度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历史发展而不断变革完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后世对秦始皇的这一做法,大多盛赞不已……虽然秦代……仅仅持续了二世……但秦代所形成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及其所确定的以郡县制为表现形式的行政区划,却……为后世历代所遵奉(西汉初年)刘邦采用的是……混合体。

——李晓杰《体国经野:历史行政区划》

材料二: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元行省制所体现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辅结合,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材料三:从秦到清,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态有过纷纭繁复的变化……这种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因此尽管从表面上看,历代行政区域……废置纷繁,分合靡定,但无非皆就前代之制度沿革益损,而无根本性质的变动。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后世对秦始皇在地方行政制度方面的哪一做法“盛赞不已”?概括这一做法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刘邦采用的“混合体”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行省制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行省制的积极影响。
(3)据材料三,你如何理解从秦朝到清朝地方行政制度“无根本性质的变动”?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主要趋势是什么?
2019-08-10更新 | 12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政治理想与古代中国儒、法、道是在乱世求治过程中应运而生的三个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的学术思想流派,他们通过多角度观察人类个体与群体的永恒矛盾和处在这种矛盾中的人生价值观,提出了不同的政治理想。或赞赏“洪荒无君”时代;或从“法先王”视角出发,赞赏“三皇五帝与三代”时代;或从“法后王”视角出发,赞赏“后世”时代。其思想成为我国后世学术思想的源头。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完成如表

学派政治理想的核心内容欣赏的时代
儒家“礼治”A        
法家B        “后世”时代
道家“无为而治”C        


(2)理解中国历史,就必须理解两个人:孔子、秦始皇,前者奠定了中国文化的主调,后者奠定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基石。
问题
①孔子和秦始皇各自奠定了怎样的中国文化主调和中国政治制度基石?
②请从不同视角,结合史实谈谈汉以后儒学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019-10-23更新 | 7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多有创新,历史悠久,体系完备,影响深远,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觌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成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

——摘编自许俾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二 唐朝建立了高度集中的封建专制政体,皇帝是国家一切权力的主宰者,国家机关是协助皇帝执政的办事机构。适应这种专制体制的需要,唐朝废除了以前历代王朝在中央政府中占有决策地位的“三师”和“三公”,建立以辅佐皇帝执政为职能的三省六部为主的中央政府机关。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

材料三 公元前221年,秦王政结束了长期的割据局面,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王朝。(秦朝)地方实行郡县制,郡设郡守、郡尉(军事长官)、郡监(监郡御史)。郡尉是郡守的副职,郡监则只属于中央的御史大夫。郡下辖若干县,县下有乡,乡下有亭、里。皇帝的政令,通过三公九卿,直达于郡、县、乡、亭、里。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中央集权化体制也是秦始皇最具有历史意义的创制。 宋亡后,中华大地上再度出现一个王朝统治的格局。忽必烈一手创建的元朝总体上取法于中原王朝的传统政治体制,对中国的治理是卓有成效的。(元朝)中书省又称都省,它直辖称为“腹里”的地区,全国的一级行政权都由中书省的派出机构一一行中书省管辖。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是元朝的创制,一直沿用至今。

——摘编自樊树志著《国史概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人统治的机制”是什么?指出其反映的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三省”中央政府机关的名称及其职责,并简要说明其作用。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元两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简析秦、元两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的共同意义。
2021-12-03更新 | 8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