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 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598 题号:15044535
在汉代的政治语汇中,常可看到“拨乱反正”的说法,如表为其中的某些叙述。它表明拨乱反正的核心是
内容出处
(刘邦去世后,群臣赞美他)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史记·高祖本纪》
高皇帝拨乱世反诸正《史记·三王世家》
拨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诈,成于汉家《史记·秦楚之际月表》
汉兴,拨乱反正,日不暇给《汉书·礼乐志》
A.结束农民战争B.否定秦代暴政C.继承秦的制度D.消除地方割据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真题 名校
【推荐1】汉初采取郡国并行制,后爆发“七国之乱”;曹魏创立九品中正制,后出现门阀士族把持政权;唐朝在边境重地设置军镇,后藩镇势大引发“安史之乱”。对上述三组历史现象的共性。解释正确的是(     
A.历史评判要以成败为基本依据B.制度设立之初存在明显弊端
C.中央与地方矛盾导致社会动荡D.历史事物之间因果关联复杂
2024-01-02更新 | 285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2】《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初至武帝即位的七十年间,只要不遇水旱之灾,百姓总是人给家足,郡国的仓廪堆满了粮食,京师的钱财有千百万。而董仲舒却称当时的农民“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这可以说明
A.《汉书》的历史叙述较公允全面B.董仲舒出生下层更关注民生
C.地主是文景之治的实利获得者D.农民当时地税负担过分沉重
2021-03-17更新 | 13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3】刘邦称帝之初,悉去秦苛仪法。群臣在朝堂上饮酒争功,甚至拔剑击柱。叔孙通上书说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建议重建朝仪。随着叔孙通所制宫廷礼仪的推行,在庆祝长乐宫建成的宴会上“无敢喧哗失礼者”。刘邦感叹:“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这一变化
A.说明儒学成为正统思想B.体现了儒学的现实政治功能
C.折射出功臣的强烈不满D.预示着无为而治思想的破产
2022-01-10更新 | 15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