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 王安石变法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0 题号:15096734

材料一   王安石“以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己任。”但是“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卒之群奸嗣虐,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之际,而祸乱极矣。此天下之公言也”。

——朱熹《论王安石》

材料二   他理财的目的绝不只是增加国库每年的收入而已,实际上还是想让国民摆脱贫困,增加他们的财富,再从他们的财富中索取盈利的那一部分作为国家的财政经费。所以说,发展国民经济才是他的第一目的,改善国家财政只是他的第二目的。他所主张建立的各种法令都是和这两个目的大有关系的。

——梁启超《王安石传》

材料三   现在从官方教材或者是主流的数据来讲,基本上坚持了民国以来对王安石的敬重,就是他的动机是好的,是变法走样了。

——李华瑞《王安石变法研究史》


(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三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对该事件评价的因素。
【知识点】 王安石变法解读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季五代以来,各路军阀自行募兵,“军旅之士,各知其将,而不识天子之惠。”北宋开国,宋太祖“选强壮卒,定为兵样,分送诸道。其后又以木梃为高下之等,给散诸州军,委长吏(指知州、通判)、都监等召募、教习,俟其精练,即送都下。”在平定江南过程中,宋太祖陆续释放各国军中被强征入伍的百姓,士兵入伍以本人“情愿”为原则。五代时因重金滥赏换取士兵效忠加速了募兵、养兵费用的无度飞涨,宋太祖则对士兵正当要求给予极大关注,并创立了廪禄制度,其中军俸根据资历和战功进行必要升降,如此在鼓舞士气的同时,又大大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为解决士兵出路,宋太祖还设置剩员制度。还规定,地方部队的精锐被抽调至京师充禁军,“老”、“病”及无家可归者归入剩员,主要从事官府、寺院、仓库等值班及洒扫杂务,其余既非“壮勇”,又不“老病”者则编入厢军。

——改编自范学辉《变法与变意:宋太祖募兵制度改革刍议》


(1)根据材料,概括宋太祖兵制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太祖兵制改革的作用。
2017-10-20更新 | 9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士之所宜学者,天下国家之用也。今悉使置之不教,而教之以课(科)试之文章,使其耗精疲神,穷日之力以从事于此。及其任之以官也,则又悉使置之,而贵之以天下国家之事。……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之正理,乃闲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也,世事皆所不习,此乃科法败坏人才,致不如古。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王安石认为唐朝选官制度的弊端是什么?他采取了哪些针对性的改革措施?

材料二   “窃惟朝廷从初散(贷出)青苗钱之意,本以兼并之家放债取利,侵渔细民,故设此法,抑其豪夺,官自借贷,薄收其利。今以一斗陈米散与饥民,却令纳小麦一斗八井七合五勺,或纳粟三斗,所取利约近一倍。虽兼并之家,乘此饥馑取民利息,亦不至如此之重。”

——司马光《司马光奏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司马光认为青苗法的设计目标与实际效果之间有何差距?王安石、司马光二人在争辩青苗法的利弊时,其出发点有何共同之处?

材料三   当钱投入钱柜叮当作响时,增加的只是贪婪爱财的欲望,而不是灵魂升天。……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教的正道。


(3)材料三的论述是针对当时的什么情况而提出的?马丁·路德提出的宗教原则是什么?

材料四   魏孝文帝的文化习俗改革是从婚俗改革开始的,……拓跋贵族与汉族高门建立了广泛的姻亲关系。……太和二十年改鲜卑复姓,在把宗族十姓改为汉姓的同时,还特别规定十姓百世不通婚。

——史仲文《中国全史》

材料五   宗教改革前,婚姻审判权掌握在天主教会手里。……欧洲盛行僧侣教士的独身制度……推行禁欲主义成为罗马教会公开标榜的政府目标,提倡不婚单身,并且规定不允许离婚。当时,有40%的妇女过单身生活。……马丁·路德发起了修女还俗、教士结婚运动,提出制定新的婚姻法规,用政府控制的世俗法庭或由政府授权的教会法庭审核批准结婚。

——朱孝远《宗教改革和婚姻的世俗化》


(4)根据材料四、五,概括北魏孝文帝和马丁·路德在婚俗方面的各自改革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改革与变法为什么往往涉及社会风俗的变革?
2019-04-13更新 | 3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宋史·食货上志》中记载,(宋)熙宁年间以前,各种劳役人“常苦逆送”。自王安石新法以来,官吏对此们的使用改为以花钱雇佣为主。这样以来,不仅方便了劳役人,而且官府的工作也不至于因为懈怠而受到耽误。……王安石的免役法,按照个人家产的多少,要求出不同的钱数雇人冲役,甚至下至单丁、女户。”本无役者,亦一概输钱,谓之助役钱。”马端临曾指出:“然役法之行,坊郭,酒税之人尽归助役,故士大夫豪右不能无怨,而实则农民之利。”王安石认为:“举天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亩。……数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均矣。”苏轼则指出“差役,免役各有利害。……今以彼易此,民未必乐

——摘编自《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王安石青苗法与免役法再评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免役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免役法实施的历史影响。

2017-03-19更新 | 5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