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65 题号:151382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浙江籍早期共产人基本情况简表

姓名出生年份出身主要学习经历主要活动
邵力子1882平民阶层学堂(复旦公学),留日1919年创办《国民日报》,主编《觉悟》制刊,发文约950篇,大部分是论马克思主义
沈玄庐1883权贵阶层旅日1919年创办《星期评论》,李大钊、陈独秀、陈望道等发丈占全部文章的62.2%
陈望道1891平民阶层学堂(之江大学),留日(日本中央大学)任教浙江两级师范学堂,1920年主编《新青年》
沈雁冰1896贫寒阶层学堂(北京大学预科)商务印书馆任翻译
俞秀松1899贫寒阶层学堂(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旅苏1919年创办《浙江新潮》
施存统1899贫寒阶层学堂(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旅日《新青年》《觉悟》《星期评论》均有文章
沈泽民1900贫寒阶层学堂(工程专门学习),留日(东京帝国大学)《觉悟》副刊发表文章多篇

——据刘训华《学业、革命与前程》等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浙江籍早期共产党人群体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浙江相早期共产党人投身教育文化活动的原因。
2022·四川·模拟预测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在直到受了英法联军及太平天国的痛苦,然后有同治初年由奕䜣、文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领导的自强运动。这个运动就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应付大变局的救国救民的方案……甲午以后,康有为所领导的变法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救国救民第二个方案……等到自强、变法、反动都失败了,国人然后注意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救国救民的方案……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五四运动前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及运动期间工人阶级的作为,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由理论走向实践创造了有利的阶级基础,再加上在此前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及其影响,中国民众因巴黎和会外交失败而对西方列强的普遍失望与拒斥心理,服膺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知识分子的宣传鼓动,都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走向实践创造了良好的契机。

——汪朝光《中国近代通史》第六卷(张海鹏主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个和第二个方案的含义,并简述“孙中山所提出的救国救民的方案”的实践结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走向实践的有利条件
2022-01-08更新 | 9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犹未能遂其发展之自由者,则苦于国际障碍之多也。⋯⋯案(美国)威尔逊总统十四要点所含公道、平等、尊重主权诸原则,业经联盟及共事诸国共同承认,今和平会议方欲借此为基础,而建设新世界。……中国代表爰提出说帖,罗列诸问题,冀依主权国所不可少之土地完整、政治独立、经济自由诸原则,而加以纠正。……下分舍弃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军队警察、裁撤外国邮局及有线无线电报机关、撤销领事裁判权、归还租借地、归还租界、关税自主权等七项。

——摘编自《中国希望条件说帖》(1919年·巴黎和会)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1949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诉求的特点,以及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与世界交往方式发生变化的背景。
2024-02-29更新 | 10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二十一条”与国耻记忆自1915年中日“二十一条”交涉发生之后,北京政府、革命党以及社会各界从各自的立场出发,不约而同地意识到“二十一条”具有非同寻常的“历史记忆”保存价值。北京政府保存此国耻记忆,既有免责之虑,也有捍卫其统治合法性的功利性诉求;革命党将“二十一条”国耻记忆用来证明北京政府的卖国行为,以便进行革命动员;一般新闻出版界则借此刺激民族主义消费,寻求国货消费的合法性。五四运动期间,“二十一条”国耻记忆向卖国贼国耻记忆演变。由巴黎和会外交失败而凸显的民族危机与国内激烈的派系竞争纠缠在一起。在此语境下,国耻记忆扮演着对普通民众进行救亡启蒙的社会角色。

——据马建标《历史记忆与国家认同:一战前后中国国耻记忆的形成与演变》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促使一战前后中国国耻记忆形成与演变的基本因素。
(2)编写一幕发生在五四运动中北京街头的人物关于“二十一条”国耻记忆的对话场景。(要求:有人物角色定位,对话连贯,符合逻辑。)
2020-09-23更新 | 46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