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 主要思想流派 > 儒家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27 题号:15755396
老子认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孔子则说,“不学礼,无以立”,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反映出,老子和孔子
A.进步与保守的观念并存B.迎合封建贵族政治诉求
C.时代变迁与价值观影响政治判断D.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
【知识点】 儒家解读 道家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汉武帝时重用儒生,将儒家思想上升为正统思想,从儒家思想内涵上讲主要源于
A.仁、仁政,有助于和谐人际关系、缓和阶级矛盾
B.礼、克己复礼,重视社会秩序
C.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D.三纲五常
2018-03-23更新 | 12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2】战国时期,孟子认为“有恒产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管子提出“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民贫则奸智生”,韩非子认为“是以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学者们意在强调
A.国家应当保护人民私有财产B.君主克制私欲方能争取民心
C.贫富差距悬殊影响统治秩序D.百姓富足是社会安定的基础
2020-06-23更新 | 25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孔子在肯定管仲对国事贡献的同时,也批评他器用排场超过了人臣的限度。孟子认为“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是人臣的本分。由此可见孔、孟二人
A.宣扬复古守礼
B.肯定汤武革命
C.追求仁政德治
D.主张重构秩序
2017-05-17更新 | 28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