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括提出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25 题号:157944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代是思想之母,任何思想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新时代诞生新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在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准确把握国际发展大势、科学分析国内具体实际、深刻总结执政基本规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中,又一次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到一个新境界,实现重大理论创新而形成的新理论。这一思想,既是中国人民的行动指南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思想财富,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有着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

——摘编自胡志远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特征、形成背景及价值意蕴论析》


(1)根据材料,概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意蕴。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表格,回答问题。
时间事件影响
1978年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
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了“②”重大命题
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01年12月使中国更深层次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表格①、②、③处的内容。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表格所反映的我国新时期发展的主题。
(3)根据表格内容和所学知识,总结我国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主要经验。
2024-05-21更新 | 2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方的现代化发端于15世纪,其现代化模式在表象上体现为实践与理论的双重建构。15世纪后期以来,欧洲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思想文化运动,祛除了封建迷信并建构了人类理性世界,并以理论为先导推动了一系列政治运动。资本逻辑支配下的现代生产关系构成了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实质,西方的现代化模式被马克思明确界定为资本逻辑支配下的野蛮扩张过程。蕴含着“现代性”的社会财富来源于机器化大生产下对劳动者剩余价值的剥削,这种剥削状态使得劳动者成为“异化”状态。

-摘编自蓝志勇《中西方现代化历程的比较与思考》

材料二 从时间尺度来看,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肇始于19世纪中叶的洋务运动,大约比西方国家晚了一百年左右。晚清时期,中国被动开启了现代化的进程,并始终伴随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推翻三座大山的斗争迟滞了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进程,直到新中国成立,中国才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发展之路。

-摘编自徐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及其对西方现代化的超越》

材料三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摘自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西方现代化进程中的差异。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后现代化发展的有利政治条件。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超越”西方现代化的表现。
2023-04-09更新 | 42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决议3.6万余字,除序言和结束语之外,共分七个部分。前四部分为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的四个时期,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时期;第五部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第六部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第七部分“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

材料二   1978年以后,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开启了现代化建构的大门,政府职能开始由政治主导型向经济建设型转变。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通知,提出在1984年底以前各地都要大体上完成建立乡政府的工作;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农村村民自治与城市居民自治得到一定发展,但总体还处于“社会管控”阶段。

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转轨带来了社会转型,社会流动人口增多。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加强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将社会管理明确为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提出“要改进社会管理,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治理主体仍然是政府。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实现由温饱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跨越,中国社会承受着市场化、信息化、全球化等多重压力的冲击与挑战,社会治理体制改革需要纵深推进。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实现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体制的转变。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1)结合所学,概述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的四个时期”取得的重大成就。
(2)分析材料二,结合所学,阐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治理的变化。
2023-06-03更新 | 24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