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 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题型:论述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8 题号:1580034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的户籍制度

户籍制度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1951年,公安部颁布了旨在“维护社会治安、保障人民安全”的《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要求在城市实行人口登记。1953年,为配合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全国人口登记办法》出台,为农村建立户口登记制度和在全国建立户籍制度奠定了基础。19581月,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规定了户口登记、注销、迁移等具体细则,标志着新中国户籍制度的形成。1959年到1977年,国家先后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制止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指示》等文件,严格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形成了城乡二元分治的户籍制度管理格局。1978年至今是我国户籍制度改革时期。其间,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例X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等文件,逐步松动户籍制度严格管控人口流动的坚冰。

——摘编自吴学凡《新中国户籍制度70年变迁及其经验》


根据材料及所学,对新中国户籍制度变迁进行合理解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山东·模拟预测 查看更多[1]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前汉至清朝部分年代户口统计表

年度户数口数
前汉平帝元始2年1223306259594978
后汉光武帝中元2年427963421007820
三国魏:曹奂景元4年6634234432881
蜀:刘禅炎兴元年280000940000
吴:孙浩天纪4年5300002300000
炀帝大业5年890754646019956
玄宗天宝14年891470952919309
肃宗乾元3年193317416990386
真宗景德3年741757016280254
神宗元丰6年1721171324969300
太祖洪武14年1065436259873305
神宗万历6年1062143660692856
顺治12年-19393587
康熙60年-25616209
乾隆40年-264561355
从表中提取有关户数、口数变化的部分或整体信息并予以阐述。(要求:信息有效,阐述明确,论据准确,逻辑清晰)
2023-10-06更新 | 48次组卷
论述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户籍制度

时期概况
春秋战国、秦朝人口管理实行的是调查制,秦朝开始转为申报审核制,即由户主或本人主动向官府如实申报,官府核实,称为“案比”,之后登记载册
汉代每年8月份全国各地都要进行“案户比民”,汉代后期,出现大量流民,豪强隐匿人口,户籍信息严重失真
魏晋南北朝南朝用鼓励修订家谱的办法来替代户籍登记;北朝僧尼专门设僧籍,免除其一切课役
隋唐隋文帝下令在全国“大素貌阅”,派遣官吏根据户籍簿册上登记的情况与本人实际体貌核对。唐基本沿用隋制
宋代宋朝时在全国重新统计人口,创造了“户牌制”,即打破原先的坊巷界限,改为以街道为基础做人户登录;为管理规模庞大的流动人口,设立临时户籍
明清明政府使用黄册作为正式的户籍。黄册编制程序更为严格,内容更为详尽,每十年编制一-次。清初延用黄册,后改为人丁编审。雍正年间,人丁编审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保甲制度

——整理自王威海《中国古代户籍制度》


提取上述材料中的历史信息,分析说明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演变与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的关系。
2022-12-29更新 | 96次组卷
论述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晋以前,户籍书写于简牍之上,户籍只记载籍贯、户主及家庭成员姓名、性别、年龄、相互关系、身体状况等主要信息。东晋建立之初,“自中原丧乱,民离本域,江左造创,豪族并兼,或客寓流离,名籍不立。”东晋南朝时期,纸本户籍逐渐使用,户籍内容也日趋丰富,先祖仕宦履历、起家官、联姻状况、嫡庶身份乃至某些诏书,无不登录其中。户籍保管也由此前的地方二级制变为自中央到地方的多级制,各级政府可以经常进行检籍。

——据韩树峰《从简到纸:东晋户籍制度的变革》


结合所学知识,对东晋南朝时期户籍制度的变化加以阐释。
2023-02-24更新 | 13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