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 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97 题号:1590238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是飞机的诞生地,但航空技术曾一度落后于欧洲。20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政府增加在工业方面的支出,使航空工业获得较大发展,波音、道格拉斯等公司发展成国际大企业。美军缴获的德国航空技术成为战后美国航空技术发展的催化剂,也使更多的新兴公司参与到航空工业的竞争中来。当时严峻的国际形势使美军加大了对航空武器的需求,60年代美国成为世界航空技术的领导者。

——摘编自【美】艾伦·布林克利《美国史》等

材料二   新中国于1951年组建航空工业管理局,该局规模小、设备旧,只能进行维修工作。50年代初,一大批航空领域的爱国学子相继回国并被委以重任。50年代中后期,新中国第一架飞机研制成功。50年代末期,苏联终止了对华援助。在中共中央领导下,航空工业管理局精简业务,全力保障主要飞机型号的研发。19639月,歼—6战机首飞成功,标志着中国一举成为当时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生产超声速飞机的国家之一。航空工业的发展使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沈海军《中国航空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20世纪30—60年代美国航空工业发展的原因及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美国相比,新中国航空工业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在生产资料私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的工业总产值(不包括手工业产值,下同),在五年计划的前三年共增加了177亿元,而1956年这一年就增加了139亿元。正是由于这种迅速的发展,1956年的工业总产值达到了586亿元,超过了五年计划所要求的1957年的指标。从主要工业产品看,钢产量前三年共增加了150万吨,而1956年就增加了161万吨。……此外,如电力、煤炭、石油、化学肥料、水泥等重工业产品,1956年的产量比前三年的年产量都有较多的增加。喷气式飞机、载重汽车、大型发电设备和单轴自动车床等重要新产品也都是在这一年制造成功的。——《1957年政府工作报告》(周恩来)
材料2:农村人民公社化的实现,为生产力的更大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使我们在1958年和1959年取得了农业生产的连续“大跃进”,粮食两年增长46%,棉花两年增长47%。……充分发挥农村人民公社这种社会组织形式的优越性,动员全国农民和全国人民从各方面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我们就完全有可能继续保持农业生产和建设的跃进速度,也就完全有可能提早两年或者三年实现原定在十二年内实现的农业发展纲要。——《1960年政府工作报告》(谭震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归纳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2)材料2所制定的目标是否达到?原因何在?
(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经济工作基本原则的认识。
2016-11-21更新 | 52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鼓励民间兴办实业,减免厘金,取消了清政府一些苛政,使社会上掀起一个振兴实业的热潮,大量实业团体涌现出来;随着民众参政热情的高涨,入党结社蔚然成风,各种政党和政治团体像雨后春笋般兴起。这些,都和晚清时期不同。人们热烈期待着中国进入一个和平建设的新时期。

——摘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一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析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对“振兴实业的热潮”的推动作用,并说明辛亥革命后中国未能“进入一个和平建设的新时期”的原因。

材料二   当1956年9月在11年的时期内第一次召开它的代表大会时,大会是以洋溢的自我庆贺和自我批评为其特征的。对1949年的胜利和对1955—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的确有充分的理由来庆贺。……但是党的领导人也认识到,它仍有许多任务有待完成,而且新制度中还存在缺点;所以这次党代会的特征是对政权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坦率得惊人然而又极为自信的分析。

——摘自[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从社会变革的角度,简析1956年党代会呈现“洋溢的自我庆贺”的缘由。结合所学,概述此次会议对党的主要任务的“自信分析”及影响。
2024-05-17更新 | 3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阅读材料: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

年份1952年1953年1954年1955年1956年
农业总产值461510535575610

材料二:我国小麦产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二位了。我国小麦增产速度是古今中外历史上所没有的,更是资本主义国家所望尘莫及的。……美帝国主义者说我们人口多是“不堪重负的压力”,我们要用更多的事实告诉他们,人口多,生产粮食更多。只要我们需要,要生产多少就可以生产多少粮食出来。

—《人民日报》社论(1958年7月23日)

材料三: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1980年5月31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1952~1956年新中国农业发展状况?这一状况的出现与当时在农村开展的什么运动有关?

(2)材料二中所反映的我国农业生产情况,你认为对吗?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哪两次运动有关?这两次运动导致的后果如何?

(3)材料三中所述的“包产到户”政策最先在哪两个省份实行?为什么说“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2017-02-17更新 | 25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