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62 题号:15952629
进入嘉靖年间,江南人均耕地量持续缩减,土地使用价值不断看好,因而地价持续看涨。如福建漳州等地,“田价日高”成为趋势。但明后期随着粮长、解户等差役的负担加重,田价一度低落。该变化说明
A.人地冲突成为主要矛盾B.国内市场得到积极开发
C.基本经济模式变化有限D.商业性城市不断地涌现
2022·河北·模拟预测 查看更多[7]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明末清初,江南地区开始出现“棉争粮田”和“桑争稻田”的现象,如松江府、太仓州的耕地在总体上已经形成了稻田和棉田各占一半的格局,部分县的棉田面积甚至超过了稻田面积。这可用于说明,当地(       
A.人地矛盾的加剧B.雇佣劳动的普及
C.纺织行业的发展D.小农经济的衰退
2024-03-15更新 | 40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2】考诸《明实录》,在其所收录的皇帝谕旨及大臣奏疏中,“抑末”一词出现有6次,且皆在嘉靖九年(1530)十一月以前,以后则无。而“通商”一词出现的次数则要高得多,达15次,在《明实录》所载明代的前、中、后期都有出现,且嘉靖九年十一月以后占绝对多数,达11次。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A.商业发展成为富国之术B.商人社会地位得到提升
C.受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D.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
2022-11-14更新 | 19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由如图中信息可以推知



A.秦汉时期经济发展水平高于西欧
B.隋唐时期中国经济发展速度低于西欧
C.明清经济增长率开始落后于西欧
D.国家政策是14世纪后经济发生逆转的重要因素
2020-03-21更新 | 34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