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 历代基层组织形态与基层社会治理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4 题号:16080978
下图为明朝徽州地区部分乡村纠纷处理方式比例图。这反映了
A.国家政权对乡村控制力十分薄弱
B.基层自治在国家治理中地位重要
C.当地宗族势力妨碍国家政权管理
D.当地社会矛盾尖锐复杂处理困难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秦朝实行了乡亭里三级制管理,设乡大夫,由卿担任,亭设亭长,里设里长。在乡一级,除了乡大夫外,还设置了三老、啬夫、游徼等乡官。其中,三老主管教化,啬夫负责收取赋税和安排徭役,游徼则负责巡察地方和缉捕盗贼。据此可知,秦朝这一管理体制(     
A.减轻了基层官员压力B.扩大了地方自治权
C.完善了地方治理体系D.削弱了中央的权威
2024-01-31更新 | 1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在传统中国社会,事实上存在着两种秩序或力量。一种是官治秩序或国家力量,另一种是乡土秩序或民间力量。前者以皇权为中心,自上而下形成等级分明的梯形结构;后者以家族为中心,聚族而居,形成村落自治共同体。下列图示符合这一叙述的是()
A.B.
C.D.
2022-06-26更新 | 22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在古代中国,朝廷对地方主官的考核主要有管理辖区的户口增减、土地开垦、钱谷出入、治安稳定、文化教育以及监察、管理下属情况等。这表明古代中国地方
A.考核奖惩机制较严密B.考核规章制度完备化
C.考核消弭了地方制度D.考核内容颇具针对性
2020-10-18更新 | 11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