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 赫鲁晓夫改革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1 题号:16212172
在谈到农业存在的问题时,赫鲁晓夫重新规定:“如果在制定摇种而积、单位面积产用和畜牧发展指标时,集体农庄、国营农场领导人和生产管理局领导人发生分歧,那么最后决定权属于集体农庄管理委员会和国营农场场长。”赫鲁晓夫此举旨在(       
A.否定指导性计划管理制度B.激发地方和劳动者积极性
C.改革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D.鼓励各地方扩大玉米种植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1962年9月,苏共中央机关报发表了一篇关于“计划·利润·奖金”的文章,建议利用利润、奖金等经济手段推动企业的生产发展;国家下达企业的生产计划只限于产品数量和交货期限两个指标,其余完全由企业自定。这一文章的发表表明
A.苏联模式从根本上得以改变B.扩大企业自主权获得基本认同
C.遏制政策阻止苏联经济发展D.赫鲁晓夫农业改革在全国推广
2020-01-15更新 | 7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1953年赫鲁晓夫指出:“1940年粮食收购量为22.25亿普特,面1953年仅为19.5亿普待,同时,由于国民经济总体增长、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和实际工资的提高,谷物产品的消费量逐年增多。”这表明赫鲁晓夫
A.下放中央企业的管理权B.全盘否定斯大林模式
C.将把农业作为改革重点D.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
2020-09-16更新 | 11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下列对赫鲁晓夫改革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打开了苏联改革的闸门
B.缺乏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C.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
D.暴露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2016-11-18更新 | 81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