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547 题号:162474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关于苏格拉底之死的材料
雅典人口总数
雅典公民总数
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
表决形式
程序
罪名
陪审员
审判员
产生方式
约40万
约4万人
6000人
501人
抽签
举手
一审制
慢神和蛊惑青年

材料二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议会内有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议员不应在议会之外之任何法庭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材料三 国会可用三分之二的多数推翻总统对国会法案等的否决,可通过法律规定法院的组织与权限。众议院有权对犯有“背叛、行贿、受贿或犯有其他重大罪行和恶行”的总统、副总统等提出弹劾。
材料四 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长官中书令二人;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长官侍中二人;中书门下通过的诏敕,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执行,尚书省长官尚书令一人,副长官左右仆射各一人。
——《中华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雅典民主存在的问题。
(2)材料二、三分别出自哪国的什么政治文献?确立了近代西方哪两种类型的政治体制?有人   把这种制度形象地比喻为“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这说明这种制度的核心是什么?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西方国家政体与我国古代对官吏的制约有什么本质差异?
(4)以上不同的民主发展模式给你什么启示?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社会是以士为中心的社会,而在中国秦以下的传统政府可以理解为士人的政府。所谓士,该是一群立志达道的人。

我们在思考中国历史中之社会变迁时,实应以各时期士的动态作为探求的中心,在某一时期中,士在何等地位中产生和占有何等地位,士以何种方式参与政权、操控政权,这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若依此观念来作为中国社会分期的基准,来说明中国历史中社会的任何演变,将觉比较容易。

——摘自钱穆《国史新论》


请你依据以上观点完成中国古代历史社会分期表格。
(1)将下列基准特征:①门第社会、②封建社会、③游士社会、④科举社会填到“基准特征”一列的相应位置(只填数字代码)。
(2)选择其中任意3个时期对所填写的“基准特征”作出解释说明。
时期基准特征解释说明
西周、春秋
战国.
两汉郎吏社会西汉武帝时期尊崇儒术,实行察举制选拔孝廉人才,在太学等各级学校中设五经博士教授儒学,这一制度实行于两汉时期。
魏晋南北朝
唐以后

注:太学毕业成绩优秀者分派到中央部门作为“郎”,成绩较次者派遣到地方政府作为“吏”。
2021-12-06更新 | 16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国家是文明时代到来的重要标志。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国家政权的主要表现形式因时代不同而各具特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国)以征服其他国家为职志,其所拟之消灭者仅是对方的王室与贵族,秦王本身的重要卿相,却全属客籍,即统一天下之后亦然。秦之记录里看不出人民因原有国籍而受亲疏歧视的待遇。                                                       
材料二   “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帝国”,……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材料三             英国政治制度史大事记(部分)
1215年 《大宪章》限制王权,保障贵族特权,保护部分骑士与市民的利益
1265年 孟福尔议会召开。英国议会产生的标志
1689年 《权利法案》
1701年 《王位继承法》
1721年 沃波尔主持内阁,开创了多数党领袖组阁的先例
1747年 君主不再行使立法否决权
1832年 《议会改革法案》
19世纪50年代     责任内阁制趋于完善
19世纪中叶 两党制形成
19世纪晚期 内阁权利膨胀,人称议会“第三院”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指出为避免 “因原有国籍而受亲疏歧视的待遇”秦采取的政治举措及其历史进步性。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谈谈你对中华民国的成立 “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方面的一大跃进”的理解。
(3)根据材料三,指出近代英国限制王权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事件,并说明近代英国政治体制的权力制衡关系。
2016-12-13更新 | 24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主要政治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构建了大帝国的框架,组装了硬件,汉武帝确定了大帝国的中枢运作机制,加上了软件。

——金克木《风流汉武两千年》

材料二

下表是史学家对中国古代某项制度的叙述。

学者内容
徐中约它鼓励社会流动并减弱阶级划分,使来自全国各地和各种生活背景的受教育者集合到政府之中,也产生了一种统一的动力。
张岂之它杜绝了隋唐之前选官制度中“唯门第是准”的现象,有效地提高了封建王朝官员队伍的素质。

材料三

为什么中国在历史上曾经有过辉煌的创造,却最终在15世纪之后输掉了竞争?写出《枪炮、细菌和钢铁》的美国学者贾雷德·戴蒙德给出了他的见解:因为中国是如此执着的一个中央集权,……而统一的、中央集权的中国,则可以通过一个愚蠢的决定,阻止一切技术的进步,甚至销毁曾经的财富。

——刘十九《小细节里的大变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秦始皇给中华帝国组装了哪些“硬件”?汉武帝在选官制度方面添加了哪些“软件”?

(2)材料二中的“它”指的是哪一选官制度?依据材料概述其历史作用。

(3)材料三中美国学者提出了怎样的观点?你是否同意,结合史实说明理由。

2016-11-27更新 | 32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