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 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1 题号:1624768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20世纪40年代起,毛泽东就开始思考工业化问题。毛泽东一度相信,在中国实现工业化,“只有通过自由企业和外资援助才能做到”,“必须经历漫长的、民主管理的私人企业时期”。1951年12月,毛泽东明确提出,完成国家工业化,“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向前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和国防工业”,要“用一切办法挤出钱来建设重工业和国防工业”。1952年1月,中国驻苏大使张闻天给周恩来写信,强调用不着走弯路摸索,必须完全依靠与信赖苏联的援助,从一开始就建立最现代化的工厂。毛泽东对此信非常重视,特别批示要求中央会议讨论。中央书记处连续召开多次会议,最终确定工业建设以重工业为主、轻工业为辅,速度力求迅速的方针。

——摘编自萧冬连《筚路维艰: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等

材料二:解放后,由于帝国主义的封锁,上海经济发展遇到较大的困难,特别是商业服务业在崇尚节俭的社会环境中显得相当萧条。同时内地的经济发展又缺乏技术,缺乏人才,缺乏经验。经陈云同志批准,1956年一批企业从上海搬到内地。上海约有270多家轻工、纺织工厂,撤往河南、陕西、甘肃等地等省。还有些服装加工、饮食服务业也到内地生根开花,远的到了内蒙古,在一五计划期间,上海有20多万人支援外地,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3万多人,熟练技工8万人,还有5万多人的设计、建筑、安装队伍参加重点工程建设,对于内地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摘编自谷牧《谷牧回忆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工业化战略确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一五计划期间上海支援外地的积极意义。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模式,在工业化已经有了一定基础、对外受到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情况下的,通过内部的高积累和优先发展重工业.很快实现了工业化。 50年代初期的中国在对外方面因朝鲜战争而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军事威胁和军事禁运。 国内经济则因过去的半殖民地性质,重工业极为落后和布局非常不合理,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1953年经济建设实践和理论探索,党终于选择了苏联工业化模式。     

——武力《新民主主义社会提前终结的历史分析》

材料二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在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上,我们没有犯原则性的错误。我们比苏联和一些东欧国家作得好些。像苏联的粮食产量长期达不到革命前最高水平的问题,像一些东欧国家由于轻重工业发展太不平衡而产生的严重问题,我们这里是不存在的。……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还要适当的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的发展农业、轻工业。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我国选择苏联工业化模式的主要原因。材料中的“经济建设实践”主要是指什么?
(2)材料二中“我们没有犯原则性的错误”的含义是什么?有何意义?此后,中共八大对我国工业化建设明确了怎样的任务?
2016-11-18更新 | 47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工业化是人类现代文明的重要特征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围绕这一主题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果人们把整个人类社会的演进用12个小时来表示,那么现代工业时代只代表最后5分钟。……在现代化的初期,资本主义工业经济的需求,给予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很大的推动力,从而引发了科技革命。此后,科学技术开始以巨大的生产力转化功能回馈工业进步和经济发展,并间接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变化。

——《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1897年4月,湖广总督张之洞上奏,在概述数年以来中国新式工业兴办情况后,接着指出:“洋商见我工商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抑,勒价停市。上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纱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推押与洋商者。以后华商有束手之危,洋商成独揽之势。”张之洞此奏是对全国情况的综论,具有普遍性。

材料三弹指一挥间,中国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十一五”规划,富国强民的梦未变,远征不畏坎坷的决心未变。变化的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是我们党执政治国方略的日益完善,是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是民众生活的巨大改善。下面是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

“一五”1953—1957年:工业增速超英赶美

“二五”1958—1962年:大跃进大倒退

“六五”1981—1985年:走向改革开放

“七五”1986—1990年:改革闯关治理整顿

“八五”1991—1995年:邓小平视察南方改革潮涌

“九五”1996—2000年:宏观调控经济着陆

“十五”2001—2005年:指令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

“十一五”2006—2010年: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最先发生这个“5分钟事件”的是哪个国家?这一事件的发生产生了那些的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存在着哪些阻力?

(3)从材料三中任选一个五年计划周期,围绕主题词谈谈你的认识。(要求史论结合)

2018-05-04更新 | 5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城镇人口数的变化反映城市化的进程,解读下图,回答问题。

如图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化的发展进程。结合所学,分别指出AB、BC、CD三个阶段我国城镇人口的增长趋势及原因。
2022-02-28更新 | 9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