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史 >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 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3 题号:1629784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把短促的20世纪(1914—1994年)划分为三个历史时期,说它像个三联画或历史的三明治(表)。

1914年—1945年

大灾难时期

1945年—1973年

黄金时代

70年代以后——1991年

天崩地裂

1917年俄国的十月革命以后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又出现了社会主义阵营,并把世界一分为二。这种世界格局的划分不仅是政治上的划分,也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思维模式。

90年代冷战结束了,应该怎样看待20世纪的历史?是否还是首先或者主要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这样的思维模式来对世界进行划分?还是站在当今全球化的角度看世界?20世纪的世界历史是分裂的,还是互为一个整体?

——摘编自姜芃《20世纪的世界体系—读霍布斯鲍姆的<极端的年代>》


(1)分析表4,结合所学知识对霍布斯鲍姆关于20世纪的划分加以阐释。
(2)如何看待20世纪的历史?谈谈你的看法。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波峰、波谷反映一个周期内经济增长的最大值、最小值,落差是一个周期内波峰与波谷的差值,反映一个周期内经济增长的幅度,通过综合比较不同时间段内经济周期的波峰、波谷、落差可以明显看出经济波动的剧烈与平缓状况,总的来说,二战结束以来,美国经济周期的波动比以前更加温和,有的学者称之为“被烫过了的曲线”(如下图)。

材料二   1928-1937年,苏联经济发展速度年递增16%,1917-1940年,国民收入增长了814%,年均增长率高达9.6%,二战后苏联经济发展的速度优势总体上仍旧得以保持,但是从20世纪60年代起经济增长速度出现了明显的递减趋向,1981-1990年苏联的各主要经济指标情况如下表:

年份国民收入
增长率
工业产值
增长率
农业产值
增长率
投资额
增长率
社会劳动生产率
198119853.2%3.6%1.0%3.7%2.7%
198619891.8%2.6%0.5%0.3%2.0%
1990-4%-1.2%-2.3%-19%-3%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苏两国1940-1960年经济发展的共同政策因素,并对二战以来美国经济周期波动为“被烫过了的曲线”进行解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81-1990年苏联经济发展的态势及其原因。
2024-05-05更新 | 6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西方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经历了不断变化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9年危机爆发三周后,胡佛要求国会通过降低所得税的法令希望能减轻农民的负担……他相信面对灾难,联邦政府要有所作为,但是联邦政府的作为应该是有限的。因为地方政府、企业和民众都是可以自救的,政府应该是最后一个介入者,也应该是最谨慎的介入者……胡佛拒绝利用大萧条让华盛顿变成一个庞大的官僚机构群,因为那个将侵蚀美国的立国原则。

……他坚定地认为任何政府的大规模干预行为都与美国制度的传统相抵触。

——摘编自李海青《不可不知的美国历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胡佛经济政策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材料   二战后初期至60年代末,美国对经济的积极干预……充分发挥凯恩斯主义的财政赤字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大力刺激经济的增长……逐步健全和完善政府经济的机构,通过立法手段将政府经济干预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为争夺世界霸权,政府将经济与军事生产相结合,庞大的军工生产和军事开支成了政府干预和调节经济的重要的经常化的手段之一。

——陆月娟《二战后美国政府干预经济的历史演变》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初期到60年代末美国践行凯恩斯主义的基本措施与效果。

材料三   我重复说,国家的任务不在于直接干涉经济,至少经济尚未要求干涉时应当这样。如果国家参与生产,这跟一个以冒险精神为基础的经济制度不相适应,这种情况自然而然意味着,经济绝不能由国家来代表它的利益……一种竞争的经济制度是所有经济制度中最经济的,同时又是最民主的制度。政府只要在需要支持竞争机械论的时候插手到市场里去就好了,或者在不可能实现全面竞争的时候,出面监督这些市场就好了。

——路德维希·艾哈德《来自竞争的繁荣》

材料四   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而是在民族国家之上和之下的层面上对它进行“越位”,从而对它的主心骨——国家主权实行分解。

——钱乘旦《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


(3)据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以战后欧洲为例,说明“修补”是如何“在两个方向上进行”的。
2020-10-17更新 | 2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5年英国工党执政后大力推行以国有化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社会主义”改革。1946年通过《民用航空业法》,将民航机和航空站收归国有,并成立了直属国家控制的三家航空公司。19471月政府又将海底电报和无线电报的各公司国有化。1945年先后将技术水平低、长期亏损,需要动用巨额的资金才能进行技术改造的煤炭、钢铁和电力工业部门国有化。194510月通过了《英格兰银行国有化法案》,以方便政府利用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同时继续执行1944年保守党政府通过的教育法案,194611月颁布了《国民健康服务法》,使居民享受免费医疗。从1945年到1948年还实施了一系列的社会保险制度。工党政府所实施的改革使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因而受到英国人民的欢迎,许多人以为这就是一种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

——摘编自杜奇华《战后英国艾德礼工党政府的内外政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工党政府推行的“民主社会主义”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英国工党政府的“民主社会主义”改革。
2022-07-27更新 | 22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