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交流与传播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1 题号:1642544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儒家和道家产生于春秋战国大动荡时期,……儒家要求人们把他人利益、社会整体利益放在首位,把社会完善作为人生责任。在道德教育上,儒家注重培养为官者“以民为本”、对百姓负责的责任意识,“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的忧患意识,主张为官必须有公正无私、勤政有为、清廉自守的道德规范。儒家重视“礼”的道德规范的作用。

道家道德教育的基本思想是顺化。道家讲修身之德“谦卑”:强调自修,保持内心的极端平静;主张“人性本真”:追求人的个性解放与自由;讲为政之德“无为”和“不争”的官德:草重自然发展规律,不人为地强力干扰,为官者要谦和地对待下属和民众;主张应世之德“宽容”:待人以仁慈和宽厚;道家的淡泊功名,致虚守静,大公无私等道德规范,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构建也十分有益。

——摘编自《儒道两家德育思想的比较》和《道德经里的德育思想》

材料二   时代的震荡迫使明清之际的大儒对理学做出多方面的反省。王夫之提出了“六经责我开生面”的主张,力图复兴经学;顾炎武则批评理学“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已治人之实学”。人们愈加倾向于朱熹格物、专研经典的趋实作风,而对于王学末流沾染禅氏习气略感不满,并从明亡的反思中,意识到理学之中掺杂佛老成分的危害。随着学风的转变,学者转向以儒家经典为研究对象,出于对经典的维护,对先圣的推崇,他们力图弄清孔孟的原意,恢复经典本义,对古籍的整理、校勘、注疏、辑佚成为主要治学方法。

——摘编自《简析明清之际的理学反思》


(1)根据材料一,概括儒家和道家在道德教育思想上的相同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儒家道德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之际理学反思的表现及其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政治上,“有道”代表了孔子的理想政治和基本政治原则。与之相对则称之为“无道”。孔子的“有道”具有两个特点:所有的人按照礼制规定,贵贱有等,上下有序;靠“仁”来实现和谐,具体表现为富民足君和先德后刑的政策。这一理论在当时以及其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都成为统治者自我认识、自我批评和自我调节的理论依据。

——据刘泽华《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

材料二   汉武帝为封建帝国找到更为适用的政治理论。儒学的尊君、礼制等级和忠孝思想有助于维护君主的权威,儒家的德治教化则是束缚人们思想的重要手段。儒家的德治仁政学说又能为君主政治进行某种修饰和补充。因此,武帝之崇儒并非以儒家政治学说作为全部政策的出发点,而是注重儒术的“文饰”功能。

——据刘泽华《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


(1)依据材料一,说明孔子所谈的“有道”的标准;概括其对中国古代政治统治产生的积极意义。
(2)依据材料二,说明汉武帝尊崇儒学的特点。
2022-11-12更新 | 4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富含“仁”“爱”“和”的优秀基因。孔子说,“泛爱众,能亲仁”“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老子主张“见素抱朴”“道法自然”;孟子主张“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孙子反对战争,他说“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墨翟更为博爱,他提出要“兼相爱,交相利”。习近平多次赞誉的明代思想家王阳明主张“天下一家”,“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其视天下之人,无外内远近。……天下之人,皆相视如一家之亲”。这些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得以传承和繁荣的精神支柱,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渊源。

——摘编自冯颜利、唐庆《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深刻内涵与时代价值》

材料二   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当今世界,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6000多种语言。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人们,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世界。然而,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过程中,文化多样性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各国都在努力维护自己的文化特性,维系自己的文化根脉。

——摘自张海鹏、徐蓝《中外历史纲要(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并分析其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们该如何应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挑战。
2021-12-04更新 | 16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将吉祥图案用于服饰装饰始于夏商周时期,服饰上有无图案,是区分奴隶主与奴隶身份的重要标志,吉祥图案主要是龙、凤、虎、蟒等象征王权的动物纹,纹样只能在形象上做到近似。秦汉魏晋时期,服饰图案写实性增强。汉以来,富庶人家服饰上也出现了小型花卉纹、几何纹等花式。受道教影响,马、鹿、鹤等性格温顺、富吉祥寓意的动物更多出现于服饰图案中;在佛教影响下,西方花卉、象等图案受到推崇和运用。唐宋两朝社会开放,图案丰富精致。唐代花卉图案被广泛应用于服饰装饰,华美大气;宋朝的花卉图案更是服饰上的主要图案,惟妙惟肖,平朴近人。元朝时期,吉祥图案承袭宋代艺术风格,又包含有少数民族、西域和异国风情。明清吉祥图案保有宋元特点,并受到西洋画写实技法影响。明清两代,唯帝王与官员服饰上能见到兽纹,兽纹渐被植物纹替代;民间百姓除不能用绣有龙、凤、蟒、飞鱼、斗牛及补服的花纹外,其余一些带有美好寓意的图案都可穿着。

——摘编自黄灿艺《传统吉祥图案在历代服饰艺术中的特征与发展变迁》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在服饰艺术中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2)如何认识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在服饰艺术中的发展变迁。
2023-11-07更新 | 4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