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 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44 题号:16922652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南北朝时期,大量农民依附在豪强地主周围。隋朝建立后,多次通过“大索貌阅”的方式来重新核定户籍,若地方官被发现其治下有户籍不实的问题,即面临着被治罪的风险。重新核定户籍(     
A.增加了政府的赋税收入B.维护了基层社会治安
C.意在整顿官吏腐败问题D.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
2023-11-29更新 | 14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中国的户籍制度始于周朝,至秦代初具规模。从商代的“登人”到汉代的“编户齐民”,再到宋代的“保甲制”,户籍制度通过体系完备的社区组织、行政网络克服了人口居住分散的特点建立起了自下而上的严格的户口管理制度。我国历代政府之所以重视户籍管理,其根本目的是
A.严防农民串联造反B.便于国家征集劳役和兵役
C.便于压迫剥削农民D.巩固封建王朝统治
2020-09-22更新 | 54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唐代检查户口、劝课农桑的基层组织是乡里, “百户为里,五里为乡”,每里设里正一人,且用“坊郭户”来称呼城市居民,但未单独设立户籍。宋代分别设立“坊郭户”户籍和“乡村户”户籍,又将户口划分为主户和客户。唐到宋的变化反映了(     
A.人口数量不断增加B.人身依附关系增强
C.户籍管理趋于严密D.国家财源不断拓展
2024-02-29更新 | 6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