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 历代基层组织形态与基层社会治理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82 题号:16929782
南宋慈幼制度不断发展,其得以持续运行的关键在于国家提供一定数量田产,使之能够连续不断地获得钱谷,再由地方社会乡贤、乡大夫对其进行管理,从而持续资助贫户抚养孩子。这体现了(     
A.人地关系紧张情势的缓解B.南宋重视土地的再分配
C.官民协调推动了地方治理D.人口短缺影响社会发展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1】明代弘治时诏令“天下郡邑,各建名宦、乡贤,以为世劝”嘉靖年间责令地方官“备查各处名宦、乡贤,果有遗爱在人,乡评有据,即便及时兴立柯祀,以励风化”。这反映出当时
A.儒家伦理渗透地方治理B.科举制度不断完
C.名宦乡贤掌控基层权力D.皇权直接延伸至民间
2021-04-01更新 | 29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明初规定,军户、匠户等特种户籍一旦佥定,即世代相袭,不得脱籍。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里甲制度,以督促生产等,百姓必须“互相知丁,互知务业”。这表明,明初(     
A.家国双重治理结构升级B.制定严刑峻法加强对社会管控
C.着力缓和官民紧张关系D.加强制度建设维护社会的稳定
2024-05-08更新 | 13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管仲变法后,齐国已是“人无非其里,里无非其家”,基层行政组织——里中的个体家庭之间已缺乏共同的经济联系,如《管子·问第》中载:“问乡之贫人何族之别也?问宗子之收昆弟者,以贫从昆弟者几何家?”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A.中央集权制度遭到削弱B.宗法观念日益消亡
C.新的社会秩序正在构建D.郡县制度普遍推行
2023-04-26更新 | 7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