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 文艺复兴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528 题号:1696771
阅读下列材料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地球是不动的,太阳、月亮、行星和恒星都以圆周为轨道围绕地球公转。公元2世纪,这个思想被古希腊学者托勒密精制成一个完整的宇宙学模型。然而,1514年,波兰教士哥白尼提出了一个更简单的模型。他的观念是,太阳静止地位于中心,而地球和行星围绕着太阳做圆周运动。后来,德国人开普勒和意大利人伽利略公开支持哥白尼的理论。同时,开普勒修正了哥白尼的理论,提出行星不是沿着圆周而是沿着椭圆运动。……虽然他几乎是偶然地发现椭圆轨道能很好的和观测相符,但却不能把它和他的磁力引起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思想相互调和起来。只有到了更晚得多的1687年,这一切才得到解释。这一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出版了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也许是物理学中有史以来最重要的著作。

在现实中经常发生的是,设计出的新理论实际是对原先理论的一个扩展。例如,非常精确地观测水星,发现它的运动和牛顿引力理论预言之间有一个微小的差异。20世纪初,爱因斯坦的理论预言了和牛顿理论略微不同的运动,和观察到的相符合,而牛顿理论做不到,这个事实是对爱因斯坦新理论的一个关键证实。

——霍金《时间简史》


读后请回答:
(1)哥白尼提出了什么新的天文学理论?当时处于什么思想文化运动发生之时?
(2)牛顿又提出了什么新的物理学定律?爱因斯坦又怎样发展了牛顿的科学理论?
(3)归纳概括牛顿和爱因斯坦科学理论贡献的相同之处。
(4)这些科学家的事迹给了你什么启示?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课程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后期,神学在西欧学校教育中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一些新兴学校特别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的教育。古典文学和自然科学课程的地位明显提高。                                                                    

——据《外国教育史》


材料二 课程设置是学校教育制度(学制)的重要内容,在中国近代学制中,与经学相关的中小学课程设置经历了如下变化:
癸卯学制
1904年颁布
 读经讲经课和修身课(讲授伦理道德)只是必修课程中的两门,但分量仍很重
壬子癸丑学制
1912—1913年颁布
 取消读经讲经课
壬戌学制
1915年开始酝酿,
1922年颁布
 修身课改为公民课

——据《中国近代学制史料》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思潮?这一思潮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2)材料二中“读经讲经课”讲授的是哪个学派的经典?经学在明清备受尊崇,其原因是什么?
2018-03-20更新 | 5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必须为自己的自由意志负起绝对的责任。对西方人而言,倘若不能理解“自由意志”问题,就难以理解构成西方近代社会的平等、权利、尊严、责任这些概念之价值来源。启蒙思想家的思想来自于对基督教神权的反思批判,而这种批判的力量一方面来自于古希腊的自由精神,另一方面来源于基督教信仰中对“自由意志”的内涵和精神的阐发。

《易经》强调人是有自由意志的。最著名的一句话,也是它的中心思想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它强调人应该认识宇宙人生运行的规律,这个基本规律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认识这个“道”的过程需要有自由意志,人在循道而行的努力中要用自由意志,要管住自己的欲望,不能做有损他人和社会的事情,人不能背离“道”去滥用自由意志。是否正确用好自己的自由意志的标准就是“循道而行”,即人的行为要符合道的运行规律。

—摘自邵龙宝《中西自由意志比较及其当代启示》

(1)根据材料,概括西方和中国古代关于自由意志思想的观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与西方自由意志思想的异同。

(3)谈谈自由意志思想的现实意义。

2018-09-22更新 | 5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学者法里德•扎卡里亚在《后美国时代》(2008年)的文章称: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后美国时代,我们正在经历着现代历史上第三次重大的力量转变。第一次是15世纪前后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世界崛起……第三次是最近二十年开始的美国之外的世界崛起。
材料二 最近在各地上演的好莱坞大片《2012》中,可以看到中国人抗震救灾的情节,展示了中国形象,打破了好莱坞大片中美国人一直被塑造为拯救世界英雄的惯例。
问题:(1)结合15世纪前后的欧洲历史扼要阐述“西方世界的崛起”?
(2)概括指出“最近二十年开始的美国之外的世界崛起”的主要表现。并指出“后美国时代”世界格局的主要特点。
(3)谈谈你对材料二中“中国形象”的认识?
2016-11-27更新 | 34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