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 郡县制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9 题号:16997593
制度建设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的地位一落千丈,出现了“大臣太重,封君太众,上逼主,下虐民”的局面。秦国对周朝的封建制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后,决定采用郡县制。秦国作为分封最晚的诸侯,地处西北,长期与戎狄杂居,较少受到周朝带有封建性的礼仪制度的影响。秦朝建立后,疆域包括大量少数民族居住的边远土地,这些“化外之地”也必须要由强有力的组织机构来管理,并且要由中央直接控制。所以,采用郡县制是必然的选择。

——摘编自黄栋法等《秦国、秦朝实行郡县制的原因探析》

材料二   元朔二年(前127年),汉武帝令各地诸侯王在封地之内分封弟子,由中央政府给予名号。元封五年(前106年)汉武帝划分全国为十三州,每州设刺史一人直接代表皇帝监察高官乃至诸侯王。他采用逐步将外廷权力转移至内廷的方法,一切文书、奏章、政令一概由内廷官吏执掌。设置太学,学生学业完毕后,即派往各政府机构任事。中央政府在全国各地设盐官38处,铁官48处,均统归大司农管辖,直属中央政府。

——摘编自林永光《试论汉武帝的治国为政之道》

材料三   (宋太祖)把宰相的人数由两人增加到三人,同时设立参知政事,作为宰相的次官,使政务由宰相、参知政事等几个人一起讨论,最后由皇帝亲自裁决。……除此以外,还设立了枢密院掌管军政,其长官叫枢密使,地位与宰相相等。另外,还把财政大权从宰相掌管中分离出来,由专门机构“三司”担任,它的长官叫三司使,地位和宰相不相上下。从某种意义上说,三司使直接听命于皇帝。

——摘编自[日]竺沙雅章《宋太祖与宋太宗》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实行郡县制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仿照示例指出汉武帝治国举措及其判断依据。
示例:
举措:盐铁官营。
依据:设盐官、铁官,直属中央。
(3)根据材料三,概括宋太祖时期宰相制度的特点,并指出其影响。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郡县之制,合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俘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史》

材料三   寓封建(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人君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尤不足也,……有司之官……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安得而不穷,国安得而不羁?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郡县制有哪些积极作用?
(3)根据材料三,概括顾炎武关于郡县制的观点。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哪些局限性。
2018-05-02更新 | 8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之间,史之文,而后人可以意推者也。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

材料二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其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陛下神灵一统,皆为县,诸子功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其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还是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从这个意义上说,贵族从分封制下的社会政治阶层转化成了郡县制下的社会阶层,成为官僚的贵族,便不再具有封地主人和天子臣属的双重身份,而仅仅只有天子臣属的一种身份。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秦朝是如何破解这一困局的?

(2)根据材料三,指出分封制转型为郡县制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变化的本质特征。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官僚体制的认识。

2017-10-14更新 | 16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在晚清时期,美国政体中的“state”被译为“州”,借用了中国传统的地方行政体制。当时的著名翻译家林纾著文《译民主国与各国章程及公议堂解》对此进行批评,认为其混淆中美不同政体造成误解。
(1)请解释“state”与“州”的差异
(2)有人把“state”类比周朝分封制下的诸侯国,认为应译为“邦”,你有何看法?
2017-11-08更新 | 3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