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辽夏金元的统治 > 辽与西夏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6 题号:1713547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历代统治者为巩固统治都重视边疆的治理。两汉时期,在边疆设立了众多郡县和属国,在辽阔的西北边疆地区设立西域都护府,管理民政、军政等事务。为了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唐王朝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大的军镇兵力多则数万,少则数千。唐朝政府安排边疆民族子弟学习汉族文化,并将众多汉文经典书籍颁赐给边疆民族。元代,在边疆设立了宣慰司,“有招讨、安抚、宣慰等使,品秩员数,各有差等”;任用大量土官,因俗而治;建立了从首都行政中枢到遥远边疆地区的驿站制度。清代,雍正皇帝在西南地区推行“改土归流”。乾隆皇帝表示:“蒙古、汉人,同属臣民。”清政府对蒙古等少数民族的上层采用封爵、给俸,实施年班朝觐和联姻政策。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材料二   

内容出处
“辽之先,出自炎……奇首(辽先祖名)生都苍山。徙潢河之滨。”《辽史·太祖本纪》
“受命之君,当事天敬神。有大功德者,朕欲祀之。何先?”“孔子大圣,万世所尊,宜先。”《辽史卷》七十二
“诏设御史大夫,御史中丞,翰林学士院、大宗正府、殿前都点检……地方设路、州、府、县。”《金史·百官志》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概括少数民族政权华夏认同的主要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历史作用。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契丹族建立的辽朝境内既有“渔猎以食物,车马为家”的契丹人和奚人、畏兀儿人等其他游牧民族,又有“宫室以居,城郭以治”的汉人和旧渤海国人。在辽太宗耶律德光统治时期,辽朝实行了一种特殊的政治制度,即所谓“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南北面官制”。该制度在统制机构的设置上体现为“官分南、北”,具体办法是:统治契丹族和其他游牧民族的,一律用契丹贵族,办事处所设在皇帝的牙帐之北,称为北面官,掌管“宫帐、部族、属国”和“兵机、武铨、群牧”范围内的政务。统治汉人和旧渤海国人的,杂用汉人和契丹贵族,办事处所设在皇帝牙帐之南,称为南面官,凡属于“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和“文铨、丁赋之政”,都由他们负责。于是,辽朝的“因俗而治,得其宜矣”。

——摘编自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等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辽朝“南北面官制”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辽朝“南北面官制”的历史意义。
2021-01-04更新 | 21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图1、图2、图3是中国古代辽北宋夏对峙时期、金南宋夏对峙时期、元朝三个历史时期的形势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图1                                                                      图2                                                                           图3
分别提取图1、图2、图3的形势图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
2020-12-14更新 | 6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河西走廊

材料一 隋炀帝派谙熟西域诸地情况的吏部侍郎裟矩到张掖主持“互市”。裴矩到张掖“监知关市”后,倾心结交前来的官吏、商人等,了解各地的自然、地理、历史、风土人情 物产服饰、礼仪等情况,同时还阅读了大量的图书典籍,撰写了《西域图记》。《西域图记》记录的北道、中道(汉代的北道)和南道,是我国对丝绸之路通道的最早、最系统的记载。他还指出丝绸之路三条通道“总凑敦煌,是其咽喉之地”,反映了隋朝政府官员对河西地区战略地位的认识比以前更为清晰。裴矩第二次来张掖主持“互市”时,邀请西域的使节及商人前来张掖等地参观访问。以张掖为中转站,到长安来的使臣和商人络绎不绝。

——摘编自刘进宝《敦煌学通论》


   

材料二1036年,元昊夺取瓜(敦煌以东)、沙(敦煌)、肃(酒泉)三州,全部占有河西走廊,确立了与宋、辽三足鼎立的局面。西夏统治者在凉州(武威)设置地位仅次于首都的西凉府,府下又设类似中原的县、乡、社各级行政机构。元昊控制河西走廊之后,重视当地人才,“其间所生豪英皆为其用”。凉州的石羊河水系以祁连山冰雪融水为主要来源,水资源丰富,有利于农田灌溉。西夏迁徙大量人口到凉州地区从事农业生产,凉州成为西夏的粮食和军需供应基地,“车辙马迹,辐辏交会,日有千数”,商业贸易发展。西夏朝廷多次下发兴学政令,要求“州县各立学校”,河西地区的郡县学也逐步设立起来。元朝人虞集记述:“夏亡,郡县废于兵。庙学尽坏,独甘州(张掖)仅存其迹。”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说明裴矩主持“张掖互市”的作用。
(2)依据材料二,简述西夏统治时期河西走廊的地位及其发展。
2023-11-29更新 | 17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