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春秋战国的纷争与变革 > 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 春秋战国的农业、水利、工商业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53 题号:17193144
通过对位于安徽宣城井水墩遗址考古发现,在距今约4800多年的良渚文化中晚期,此处先民还以单一的稻作农业为主;而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先民已开始种植原来在旱地种植的粟,据此可知截至春秋早期(     
A.小农经济有一定的发展B.农业注重精耕细作
C.南北之间存在经济交流D.土地开发程度较高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但这种生产方式存在严重的弊端,表现在
①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       ②新技术不容易推广
③技术工艺容易失传                    ④代表当时的最高工艺水平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16-11-18更新 | 35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商周时期商业为官府垄断,即所谓“工商食官”“工商在官”。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在官营商业存在的同时开始出现了独立的商人,还出现了一些商业发达的城市。这一变化(     
A.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与交流B.表明分封制度开始瓦解
C.加剧诸侯国间的兼并战争D.提高了商人的政治地位
2023-07-29更新 | 27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春秋早期,“庶人力于农穑﹐商工皂隶,不知迁业(更换职业)”(《左传·(宋)襄公九年》),而到春秋晚期则出现了“稼穑之民少,商族之民多”的现象。这一变化表明
A.土地兼并加剧了小农破产B.民间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C.各国的抑商政策有所放松D.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2020-10-05更新 | 13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