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 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4 题号:17219210
长城虽是为防御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下侵扰,作为军事设施而出现的,但并没有阻断长城南北的交流与联系。

材料一   汉武帝时期,西汉在修复秦长城的基础上继续向西北大规模修筑长城。据《汉书》记载:“北边自敦煌至辽东万一千五百余里,乘塞列燧,……(匈奴)攻之,而不能害。”“自敦粕西至盐泽(今新疆罗布泊),往往起亭,……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

材料二   嘉峪关地区魏晋墓砖壁画:


材料三   据《明史》记载,明中后期增修加固长城,“筑敌台三千,起居庸(关)至山海(关),控守要害,...边备大天饬,敌不敢入犯。”长城沿线“九边生齿日繁,守备日囿,田野日辟,商贾日通,边民始知有生之乐。”


回答:
(1)依据所学知识,举出汉武帝时期西汉除修筑长城以外,向西北地区拓展的重大事件。
(2)嘉峪关魏晋墓专壁画反映了当时的河西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风貌。透过材料二你获得了什么重要历史信息?
(3)参照材料三与所学知识,举出明中后期在处理汉蒙关系上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这些举措产生了什么影响?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大一统”政治格局为中国古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有利的政治、文化环境和广阔的地理空间……其中汉武帝时期的功绩尤为卓著……各民族在日益增强的互动、交融中相互依赖,共同发展,逐渐加深了感情,加强了认同。

——《西汉“大一统”政治与多民族交融认同》

材料二   晋、南北朝之时,是向来被看做黑暗时代的,其实亦不尽然。这一时代,只政治上稍显黑暗,社会的文化,还是依然如故。……其中关系最大的,便是黄河流域文明程度最高的地方的民族,分向各方面迁移。……魏晋南北朝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一般被泛称为“五胡”,一到隋唐时代,而所谓五胡,便已混然无迹,良非偶然。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材料三   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收《魏书》


(1)据材料一,指出西汉民族交融的原因;结合所学,举一例汉武帝时期促进民族交往的史实。
(2)据材料二,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移的特点;结合所学,指出人口迁移的历史影响。
(3)材料三中“魏主”指的是谁?材料反映了“魏主”时期哪一重要举措?结合所学,说明魏主“移风易俗”的措施。
(4)综上材料,概括促进民族交融的方式。
2023-08-12更新 | 4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汉北部边疆人口稀少、经济落后,为增加人口、发展经济、就地筹措军需物资,实施移民屯垦政策。秦始皇首先对新开拓的河南地“徙谪戍以充之”,又“迁北河榆中三万家,拜爵一级”,即迁内地三万户到北河、榆中实边垦殖,给予拜爵一级的奖励。汉文帝时在边塞“要害之处,通川之道”,建立城邑,给徙边的移民提供“先为室屋,具田器”、免其罪、“赐高爵”、免除赋役、“予冬夏衣,廪食,能自给而止”等优惠政策。到武帝时,大规模拓边,不断加强边防,移民实边。

——摘编自刘太祥《秦汉北部边防建设》

材料二   在“天下如一”的“天下主义”观念下,唐朝处理与周边部族关系的基本政策,既继承了前代的册封体制,又新创了管理体制,朝廷所授予的“都督”“刺史”称号与其首领地位一样世袭不改。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时期移民的主要特点及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列举唐朝管辖边疆民族地区的举措。
2022-09-19更新 | 8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政府通过设置众多处理民族事务的机构和官职对胡人(内附)进行了管理,如下表所示

管理政策目的作用
设置属国、道、都护府等机构“因其故俗”进行安置其一,是为了让降服的胡人“实空虚之地,使为中国(内地)捍蔽”,这就决定了胡人要为汉开疆拓土和防御守边。其二,是为了解决胡人之间纷争。其三,是为了防止胡人叛逃或“作乱”。其四,控制胡人,为我所用。设置伊始,情况各异,如有的机构军事性质为主,有的机构以安抚为主,还有的机构两者皆重。
设置了度辽将军、使匈奴中郎将、护乌桓校尉、护羌校尉、护东夷校尉、西域都护等官职对胡人进行管理。

——摘编自王耀《两汉时期民族政策研究》

材料二   唐太宗贞观十二年(638年),松赞干布率吐蕃大军进攻大唐边城松州(今四川松潘),……于是派侯君集督率领大军讨伐,大败吐蕃于松州城下。松赞干布退兵,再派使臣求婚。……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文成公主的入藏,不仅保证了唐蕃间在政治上的长久友好关系,还将大唐的音乐、茶文化和医药典籍等传入了吐蕃。吐蕃文化中的马球运动、装束方式等也传入了大唐,为中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张继文《从现存若干文物文献看文成公主入蕃对唐蕃经济文化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朝管理内附胡人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唐太宗对吐蕃采取的主要措施以及文成公主入藏的积极意义。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古代封建王朝治理边疆少数民族的制度对当今民族政策的启示。
2023-11-21更新 | 2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