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05 题号:17228211
明清江南地区大量土地用于栽桑种田,养牛的空间逐渐狭小,养牛成本上升,贫困农民无力养牛,造成畜力严重不足,“吴郡力田者,以锄带耜,不蓄牛力”。该现象说明,江南地区(     
A.传统农耕模式已不适应时代B.商品经济阻碍了农业的发展
C.自然经济已经出现解体迹象D.经济结构变化冲击传统农业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宋代时流行“苏湖熟,天下足”的民谚,到明清时变成了“湖广熟,天下足”。这一变化说明江南地区(     
A.经济中心转移B.种植结构变化C.政治地位上升D.海外贸易发展
2023-02-20更新 | 6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有史书记载:明朝时期,浙江的棉纺织业出现“商贾从旁郡贩棉花列长期如吾土,则民以纺织所成,或纱或布,清晨入市,易棉花而归,仍治而纺织之,明旦复持以易”。这段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私营手工业占到主导地位B.商品经济已经渗透浙江农村
C.政府的抑商政策趋于松弛D.当地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
2017-09-26更新 | 40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16世纪以后,西班牙武装商船“马尼拉大帆船”运载大量丝、瓷等中国产品到墨西哥交换白银,再将这些白银运回马尼拉(今菲律宾首都).这些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此种贸易持续二百余年。这条贸易路线被部分学者认为是跨越太平洋的“丝一银"对流。据此可知
A.中国处于世界贸易的中心B.商品的世界性流动变得非常频繁
C.西方开始了武力殖民扩张D.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逐渐形成
2021-07-01更新 | 9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