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 儒学的复兴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6 题号:1727170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上图为某位教师上课时绘制的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发展趋势图,指出b点和d点儒家思想发展状况。

材料二   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因其对外的良好开放性,而能够虽然经受过佛道的冲击、胡汉文化的融合以及外族的入侵都能够一脉相承地延续下来。但到明清以后中国文化却开始走向了一条封闭的道路。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后,为了防止倭寇的侵略,巩固封建统治,开始限制通商。清朝更是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实行全面封闭政策,朝着自我封闭的方向发展。

——摘编自《中国文化发展历史及感悟》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导致该趋势的出现的因素。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朝代,其数学、天文、历法,地理、医药、农学等领域的新成就与探索都达到了可喜的水平。现代英国杰出的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在其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曾指出:中国科技发展到宋代已经呈现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摘编自葛艳红《宋代理学对宋代科技发展的促进作用》

材料二   宋元时期辉煌的科技成就与程朱理学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为了恢复儒学尊崇的地位,以二程、朱熹为代表的哲学家从本体论和认识论上对佛道进行了批判。这些批判不但扭转了信佛成风的社会风气,也使得人们重新回归现实和认识自然,为宋代科学技术发展提供了前提。其次,程朱理学重新定义了鬼神,赋予人们探索自然的勇气。再次,程朱理学的怀疑精神为科学技术的改进和发展铺平了道路。最后,程朱理学提出的“格物穷理”研究思维,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合适的认识论。

——摘编自徐鹏《程朱理学对宋元时期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三项两宋时期的科学技术成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程朱理学对宋元时期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2023-11-19更新 | 1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儒学社会化是指在国家政权的倡导和推动下,将儒学理念灌输给社会的各个阶层,使之成为社会普遍的价值认知。随着汉代儒学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汉代统治者践行儒学理念,使儒学用于国家政治生活之中,并成为官更选拔的标准,提高了人民羡慕儒学的积极性。他通过建立信学教育教化依系,使士人普遍经历了一个儒学化的过程,并通过士人阶层向民间社会传播浸润,使儒家的价值观得到普及。

——摘编自邓智旺《汉代儒学社会化成功的原因》

材料二宋家代学者在蒙学教育中增加了诗做文史,伦理成治等内为容。强调“治法国,来,平天下”胡瑗在主持太学时,按各个学生不同的各件和兴趣,把他们分开,使之互教互学,且时常对学生分别加以指导。朱熹等人亲自参与儒学教材的编写,完善理学体系保证教材的权威性,使理学原则通过学校广泛传播。这些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在儒学社会化的历史进推中有其独特的标本意义。但儒学社会化制重于向受教育者灌输传统伦理,这实质上是一种束缚性教育。应当引以为戒。

——摘编自贾芳芳、宋学文《宋代儒学教育的演变、特点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儒学社会化成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代儒学社会化呈现出的显著特点。并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儒学社会化的看法。
2021-01-09更新 | 10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程朱坚认一草一木皆有理……不仅如此,程朱以为须以心及物而穷究事物内在之理。其说乃不免以物为外在,析心与理为二。阳明(守仁)认为,其结果是心必将丧失其方向与动力。阳明说,如其理外在于心,则亲没之后,吾心即无孝之理及孝亲之心。

——《中国哲学文献选编》

材料二:李贽生活在比较繁华的贸易港口泉州,西方的一些先进思想和观念通过这一窗口传播进来。在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影响下,李贽的思想更具反叛精神,富有战斗性。……他在《焚书》(卷一)中认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故举衣与饭,而世间种种自然在其中。非衣饭之外,更有所谓种种绝与百姓不相同也”。

材料三:船山(王夫之)视宇宙为一生生不息之历程。在这个历程里,气(物质)之阴与阳不断地融合,如是,气与理俱日新不已。这种哲学……导致了反传统而大胆的结论。理既只是存现于具体事物与制度之中,那么宋明新儒学家所制定为历史与社会之典范的“天理”,就根本不存在了。

——《中国哲学文献选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程朱理学和王守仁心学在“理”认识问题上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李贽对“理”的认识,并说明产生这一认识的经济因素。
(3)请用同时代两位思想家的观点为材料三中“导致了反传统而大胆的结论”提供佐证。并说明这一时期“反传统”的思想家们和儒学的关系。
2022-10-27更新 | 7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