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3 题号:17333192
[宋代地方行政制度改革]

材料   汉代的刺史握有行政、司法、人事、军事方面的大权,形成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势力。唐代的节度使同样也是因为掌握了地方过多的权力而导致安史之乱及藩镇割据。宋代吸取了汉唐教训,对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实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宋代的诸路监司之间实行分权管理,互不统属,且相互监督,有利于防止权力过度集中。削弱州县长官的权力,实行文官考试制度,加强行政监督,不但有效地实施了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而且对廉政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地方政府的腐败问题有所遏制,出现了为数众多的操守廉洁、注意为民除害的地方官。宋仁宗时的蔡襄记载当时的官场风气说:臣自少入仕,于今三十年矣。当时仕宦之人粗有节行者,皆以营利为耻。虽有逐锥刀之资者,莫不避人而为之,犹知耻也。

——摘编自屈超立《宋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改革简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进行地方行政制度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进行地方行政制度改革的意义。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信息是历代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事关重大。宋代在信息的搜集和处理上,除章奏、面奏等历代类似的制度外,还有其独特之处。群臣面对、臣僚章奏、经筵议论乃至士民上书都是君主了解社情民意的途径。同时政府以行政、监察系统为主,财政、司法等专门机构为辅,建立起多层多途错落纵横的政绩考察途径来丰富信息搜集渠道。信息的搜集和处理强调时效,情报的最终汇聚点,是君主所在的“御前”。

——摘编自邓小南《宋代信息渠道举隅:以宋廷对地方政绩的考察为例》

材料二   庚子之前,清朝电报建设已初具规模。遇有紧急事件,朝廷与各省之间常通过电旨、电奏的形式沟通政情,京中对外电报线路逐渐形成东线、西线、京恰线三条。电奏与奏折相比,体例相对简洁,仅申述事实,少了繁复的礼节性饰文;由总署电局译出后,径交军机“进呈御览”,枢臣率先得观电奏。这一新型通讯方式变得日益普遍,原先双线运转的、上传下达的信息路线,一变而为多线并存的信息网络。

——摘编自郑泽民《“庚子西狩”时期电报通讯机制考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信息搜集和处理的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信息搜集和处理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2024-01-20更新 | 10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根据材料,结合有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它的确立、完善和不断加强,反映了我国封建专制制度发展的基本轨迹,而宋代在中国古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历史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宋代不仅在政治上占据重要地位,在对外贸易方面也实现对外贸易重心的转移,奠定了我国古代海上贸易的基本范围。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核心是什么?其发展过程中的两对矛盾是什么?
(2)北宋如何从“权”“钱”“兵”三方面入手加强中央集权的?
2023-12-17更新 | 3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上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就像钟摆一样,一时摆向这边,一时摆向那边。中央集权过大了,地方运转不好,那就要放一点权;放权放得太厉害了,容易造成地方各自为政,中央管不了了,那就要收权。……而在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分配方面,则是从宋代起中央集权就高度发达了,其时地方分权最弱。……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两千年来一直都在变化,都在不断地调整。

——摘编自周振鹤《历史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就像钟摆一样》

材料二   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

——【美】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北宋调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分配”的背景和措施。

(2)材料二中“两种不同的政府”和“几个分立的部门”分别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的理解。

2018-12-01更新 | 7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