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 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7 题号:1775822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太宗说:“昔人谓御戎无上策,朕今治安中国,而四夷自服,岂非上策乎?”引见诸胡使者,谓侍臣曰:“汉武帝穷兵黩武三十年,疲弊中国,所获无几,岂知今日绥之以德,使穷乏之地尽为编户乎!”

——《资治通鉴·唐纪》

材料二 “以茶治边”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为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统治,利用其茶叶经济垄断权对西北游牧民族实行的一项羁縻统治政策,是融茶法、马政、边政于一体的一种边疆经略政策。它随着唐宋时期茶法的形成、茶马互市的兴起而开始出现,至明代臻于完善。它以西北游牧民族生活必需的茶叶作为经济武器,通过垄断茶马市场、“以茶赏番”等手段,“俾仰给于我,而不能叛”,成为“制两番以北虏之上策”,在民族史上具有较大的影响。

——摘编自郭孟良《论明代的“以茶治边”政策》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策并举例说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以茶治边”的积极影响。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表是明清时期加强边疆管理的部分措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两代边疆管理的共同特点。

材料二   1761年,为解决乌鲁木齐兵屯地荒和内地流民无地可种的问题,乾隆命令陕甘总督杨应琚招募内地流民前往乌鲁木齐种地,杨遂从甘肃安西、高台等处招募贫民四百户,携眷前往屯种。1764年,甘肃大早,乾隆再次提出移民乌鲁木齐,杨从肃州、敦煌共招七百零八户前往。至乾隆末年,乌鲁木齐地区民屯,共开垦土地五十多万亩。

——据《清高宗实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移民乌鲁木齐的历史作用。
2020-01-20更新 | 32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东北是影响中国历程的一个关键地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北地处边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的聚居地区,又是进入中原的诸多民族的故乡,更重要的,又是多个王朝的“龙兴”之地,因而使得东北地区的历史具有独特性,为其他边疆地区不可比拟。明代的东北,因其战略地位的重要,明政府实行“乃因其地分设卫所若干,以其酋长统率之,听其种牧、飞放、畋猎,俾各安其生,咸属统内”的政策,又在元代“站赤制度”的基础上,在东北地区广设驿站,增辟水陆交通线,使东北地区的交通线纵横交错,形成为覆盖整个东北地区的交通网络,并与内地密切联系,使东北地区成为明帝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摘编自李治亭主编《东北通史》

(1)指出以东北为“龙兴”之地的三个王朝,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明朝加强对东北地区管理的举措和特点。

材料二   17世纪之末,俄军东侵至外兴安岭西麓时,乃为强大清军所遏阻。一战之下,俄军挫败,乃有中俄《_______▲_______》(公元1689年)之签订。该条约之主款厥为两强以外兴安岭为界,划疆而治。俄人之陆路东侵至此乃告一段落,双方相安无事者凡170年。直至1860年,英法联军攻破北京,俄人乃撕掉条约,进占我东北,强据我海参崴,改名俄属“镇东港”,从此为患北方,至今未已。

——摘编自唐德刚《从晚清到民国》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指出“▲”对应的条约名称及该条约签订的意义,概述近代俄人对东北地区的侵略史实。
2024-01-30更新 | 3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明朝嘉靖、万历年间,作为京师左臂的山西,士卒懈怠,关隘破败,最初边防多依赖大同镇。但在嘉靖十九年(1540年)后,蒙古军数次攻入山西抢掠,汾河沿岸城镇损失惨重,而作为山西屏藩的大同镇消极避战,坐视蒙古军抢掠,山西镇的边防建设遂提上日程。朝廷将山西镇最高军事长官由副总兵升为总兵,给予其财力、物力上的支持。具体而言,山西镇建设主要包括:加强雁门、宁武、偏关三关边枪兵和边墙及城堡的修建;招募士兵,增兵戍守,强化训练;等等。完成边防建设后的山西镇成为明代长城防御体系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明朝与蒙古互市贸易提供了重要保障。

——摘编自刘志刚(明嘉靖列万历初年间山西镇边防建设)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嘉靖到万历年间山西镇边防建设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嘉靖到万历年间山西镇边防建设的意义。
2021-06-09更新 | 9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