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 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070 题号:17824249
延载元年(694)八月敕:“诸户口计年将入丁、老、疾、应免课役及给侍者,皆县亲貌形状,以为定簿。一定以后,不得更貌。疑有奸欺者,听随事貌定,以付手实。”这种户籍管理办法是(     
A.黄籍登记B.白籍土断C.貌阅之法D.诸色户计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查看更多[15]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里耶古城北护城壕中出土的20余枚“户籍简”中的户主前均冠以“荆”,说明其是“荆(楚)”的遗民。而在已公布的里耶秦简户籍资料中,秦统一后迁陵县“一邑二里”户口中的记录均未见“故六国”标记。秦及汉初以户籍为依据“名田宅”,不同身份等级的“编户”,拥有田宅的数量“各以差次”。据此可推知,秦及汉初(       
A.政府控制区域扩大B.赋税制度出现变革
C.地方行政制度完善D.国家治理能力提升
2024-05-08更新 | 8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大一统”是中国古代政治的重要特征。“大一统”国家形态的形成,是多重因素共同形塑的结果,其中编户齐民制度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编户齐民能够发挥“至关重要”作用的根本原因在于它(     
A.便于掌握国家的人口B.增加了国家的赋税收入
C.便于掌控兵役的来源D.提升了国家的统治能力
2023-02-13更新 | 8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据历史记载,西汉户籍有一般平民籍、宗室籍、商人市籍等多个类别。其中一般平民籍又分为 “大家”“中家”“小家”三个等级。西汉这样划分户籍的主要目的是
A.配合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B.划分明确的阶级地位
C.提供赋税征收的依据D.抑制地主阶级多吞多占
2020-08-04更新 | 27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