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42 题号:18081793

明初,在各地设立课税机构,在府称司,在州县称局。机构位置除省级行政中心外,多位于交通要道或行商坐贾人口聚集区。明初全国有课税司局400余处,如下表所示。这说明当时(     )

地区

顺天

北直隶

南直隶

浙江

江西

湖广

福建

山东

山西

河南

陕西

四川

广东

云南

贵州

广西

课税司

1

5

10

12

13

12

8

8

4

8

10

4

4

8

1

4

课税局

9

6

58

46

19

14

15

36

7

8

16

6

1

2

3

1

A.重农抑商政策动摇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江南市镇较为发达D.南方的赋税压力大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下表为明清时期各地集市变化统计表,据此可知
A.南北长途贸易日趋频繁B.北方集市密度明显超过南方
C.政府抑商政策趋于松弛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
2021-12-17更新 | 13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下表为明清间美洲白银每年经菲律宾输入中国数额变化概况。下述现象
年代数额(单位:西班牙银元)
1586年以前30万元
1586年50万元
1598年及以前80—100万元
1602年及以前200万元
1604年250万元
1633年及以前200万元
1729年及以前300—400万元

A.使得明清政府财政收入持续增长B.体现了江南手工业强大的市场潜力
C.促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迅速发展D.迫使明清政府不得不放弃闭关政策
2021-03-13更新 | 19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明清时期出现“包买商制”,即由商人供给生产者原料或者生产资料,并收购其产品。比如松江地区,“农暇之时,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这种现象(     
A.导致了自然经济的解体B.商业资本打入生产领域
C.导致小农经济破产D.利于女性地位的提高
2023-10-07更新 | 4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