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6 题号:18112248
春秋战国以来,铁犁和牛耕技术开始出现并逐渐普及。明清时期《天工开物》记载“吴郡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藉牛力。……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亦便”。出现上述变化最有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A.牛耕成本增加B.耕作技术进步C.社会矛盾激增D.人口大量增长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全球化视野下的晚明》中描述“明代至清中叶,中国的经济、文化、科技快速发展,超越过往朝代……在这400多年中,中国经济出现了多种新现象”。下列不属于这一时期“新现象”的是(     
A.高产粮食作物得到推广种植B.手工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生产
C.商品经济繁荣纸币开始出现D.工商业:市镇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
2023-02-07更新 | 17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西方图像常以耶稣赤裸、上身被刺穿的形式来表现耶稣受难的主题,但从出土的明清外销瓷器中可以发现,即使是耶稣会定制的瓷器,也几乎没有用人物的图像作为装饰,取而代之的是十字架、梯子、钉和衣服等具有象征性物品的图像。据此可知(     
A.冲突和适应并存于文化碰撞中B.明清时期中国传统文化日趋僵化
C.中西方文化在互动中得到发展D.对外贸易推动了传统绘画的发展
2023-05-17更新 | 29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汉口是汉水与长江交汇的产物。据《湖北通志·食货考》记载,清代淮南的盐,四川、鄂西北、湘西、黔东的竹木,安徽、江苏、湖北各地区和湖南、江浙的纺织品,汉水流域的棉花,湖南、江西的茶叶,湖南、湖北的粮食,都集聚汉口,通过汉口再转运分销到全国各地。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地理优势促进汉口成为重要商业中心B.经济重心转移的速度逐渐加快
C.汉口的城市政治和经济功能得到加强D.区域性商人群体在汉口已出现
2023-05-01更新 | 30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