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交流与传播 >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6 题号:18212902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史料一   “当果断的拿破仑把革命事业掌握在自己手里,当他认为自己就是革命(即1794年热月9日后被贪婪的资产阶级所扼杀的那次革命),当他这个‘寡头的’民主(一个法国作家就是这样称呼他的)接二连三地派遣军队袭击德国的时候,‘基督教德意志’社会就最终地被消灭了。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诚然,他的行动表现出来是暴虐的,但是他的暴虐甚至不及公会的代表们可能表现出来并且实际上已经到处表现出来的一半,不及被他打倒的王公贵族们所惯于表现出来的一半。在法国已完成其任务的恐怖统治,拿破仑以战争的形式把它搬到了其他国家,这种‘恐怖统治’德国是十分需要的。拿破仑摧毁了神圣罗马帝国,并以并小邦为大邦的办法减少了德国的小邦的数目。他把他的法典带到被他征服的国家里,这个法典比历来的法典都优越得多:它在原则上承认平等。”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1)根据史料一,指出作者对拿破仑入侵德国之举的态度和理由。

史料二   当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帝国,奴役欧洲许多早已形成的、大的、有生命力的民族国家的时候,法国的民族战争便成了帝国主义战争,而这种帝国主义战争又反过来引起了反对拿破仑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战争。

——摘编自列宁《论尤尼乌斯的小册子》


(2)对比史料一,列宁对拿破仑战争的评价与恩格斯有何不同?根据史料二,概括拿破仑战争失败的原因。

史料三   列宁曾评价“十二月党人”:这些革命者的圈子是狭小的。他们同人民的距离非常远。但是,他们的事业没有落空。

——摘编自列宁《纪念赫尔岑》


(3)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列宁这个评价的看法。
22-23高二下·全国·课时练习 查看更多[1]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在长期生产劳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又吸收了阿拉伯文明和中国文明的发明创造,逐步改进了生产工具,在冶金、采矿、军器等部门越来越多地采用机械设备。16世纪以来欧洲自然科学、技术理论的新发展已为火器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资本主义文明对外扩张的需求频频给军器的创新和大批订货以新的更大的刺激,这就形成了欧洲军事装备发明和制造的螺旋式上升。

——摘编自[英]布伦丹·西姆斯《欧洲:1453年以来的争霸之途》

材料二   清代零星的先进火器仅供皇室和八旗兵使用,地方一律不许制造和使用较为先进的火器。雍正帝为整顿八旗兵颓废的精神,强调要大力恢复满族祖先的游猎传统,遂以“满洲夙重骑射"为由,下令“不可专习鸟枪而废弓矢”,使火器研制更趋衰萎。对于欧洲十八、十九世纪火器的巨大改进,乾隆、嘉庆、道光几乎一无所知,自以为中央王朝所掌握的火器足以对付任何不测情况。

——摘编自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材料三   晚清仿造的西方先进武器如下表所示:

时间企业仿造的武器
1867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前装线膛步枪
1888江南机器制造总局阿姆斯特朗式后装炮
1891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新快利连发枪
1898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德国1888式毛瑟枪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欧洲军事技术领先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前期军事装备和军事技术发展受到的限制。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晚清政府军事建设实践的转变及影响。
2023-07-29更新 | 9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835年冬美国传教士伯驾在广州开办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西医院。西医刚进入中国,有人认为是“妖术”,坊间还有洋医生“挖眼珠子配药"的传说。因此,即使声明免费医治,医局开业首日仍无人求诊。……一天,一名衣衫褴褛的男子求医。经检查,医生认为非截肢不可。一听要动手术,该男子吓得面如土色,死活不答应,医生苦苦相劝………更拿出50大洋要他收下。眼见快挺不住了,该男子才勉强同意。医生马为其开刀,结果术后男子很快就痊愈了。1840年以后的半个多世纪,是西方医学在中国扎根的关键。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让洋务派们看到了西方科技的优越。因妻子患病被传教士治好,洋务派领袖人物李鸿章大力倡导西医,还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官办西医学院——北洋医学堂,服务于当时的北洋舰队。

——摘编自于颖《中西医,道不同也可相为谋》《文汇报》2015911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40年前后中国人对西医态度的不同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以来西医在中国传播的主要影响。
2022-08-25更新 | 10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1880年郑观应对比西方政制与中国政制的优劣后,提出“君民共主”的主张,他认为“欧洲诸国土地、人民均不及中国却能横行天下”,“其治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而中国之所“欺藐于强邻悍敌”是因为“一人秉权于上,而百姓不得参议于下”。“泰西政事举国成知,所以通上下之情,期措施之善也。”他认为西方这种政制“颇与三代法度相符”。所以他期盼中国能“上效三代之遗风,下仿泰西之良法,务使上下无扦格之虞,臣民泯异同之见,则长治久安之道,固有可预期矣”。

——摘编自徐宗勉、张亦功等《近代中国对民主的追求》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观应提出“君民共主”思想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郑观应“君民共主”的思想。

2018-05-01更新 | 17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