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生活 > 古代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7 题号:18258186
近代中国,最初不接受或抵触西医文化是必然的。在经历了疑忌、接触、试用、对比后,人们逐渐信服并接受了西医。这一转变实质上说明(     
A.中国国门被打开B.崇洋媚外之风盛行
C.中西文化的融合D.国人开放包容心态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朱熹虽然承认疫病有可能传染,但若因可能传染而躲避不照顾亲人,则“伤俗害理,莫此为甚”,故从恩义的角度,即便会感染也不当避。清朝出现了大量赞颂人们不避瘟疫照顾得病亲人而终无恙的记载。这反映了(     
A.朱熹不重视科学防疫措施B.主流价值观影响防疫行为
C.政府注重基层的防疫治理D.时人批判不顾病人的做法
2024-04-29更新 | 5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青蒿入药,在马王堆三号汉墓的帛书《五十二病方》《神农本草经》《补遗雷公炮制便览》《本草纲目》等典籍都有记载。屠呦呦温习中医古籍、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制出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并成为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这说明
A.古代医药典籍对科研有启示B.重视总结实践经验是中医特点
C.中国的中医得到了世界认可D.中国医学必须走科技创新之路
2022-03-24更新 | 54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据统计,唐朝(618—907年)时期,长安有明确记载的疫灾共发生5次,北宋(960—1127年)时期,开封有明确记载的疫灾共发生14次。这主要基于(     
A.城市地理位置差异B.都城人口规模差异
C.居民卫生习惯差异D.城市管理模式差异
2022-06-22更新 | 13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