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 伟大的建设成就(1949-1976) > 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1949-1976)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7 题号:18376813
阅读材料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很弱。民族资本中工业资本只占1/5,在工业资本中主要是轻纺工业和食品工业,缺少重工业的基础。1952年,我国工业已经恢复并超过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但是中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现代工业在中国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26.6%,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35.5%。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产量,不但远远落后于工业发达国家,也落后于1950年的印度。

——摘编自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


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分析我国选择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上述模范人物是哪一时期涌现出的?他们身上体现的时代精神是什么?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历史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20世纪40年代,钱学森就已经成为力学界、核物理学界的权威和现代航空与火箭技术的先驱。1955年,钱学森回到了百废待兴的新中国。他迅速投入到工作中,从成功地指导设计了我国第一枚液体探空导弹的发射,到我国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成功;从组织领导了运载火箭和洲际导弹研制工作,到我国第一艘动力核潜艇的设计制造,以及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成功发射,他突破无数科研难题,为新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许多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的贡献。

早在20世纪50年代,他就慷慨献出《工程控制论》一书的万元稿酬,资助贫困学生;80年代,他又将《论系统工程》中自己的那份稿酬捐出,用作研究经费。晚年,他先后获得两笔100万港元的科学奖金,也悉数捐出,情系祖国西部,用于沙漠治理。面对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国防科委副主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等实权官衔,他没有向谁伸手,而是主动放手。即便美国曾多次邀钱学森访美,授予他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称号,但仍被他拒之门外,抛在脑后。他曾说:“如果中国人民说我钱学森为国家、民族做了点事,那就是最高的奖赏。我不稀罕外国荣誉。”“我姓钱,但我不爱钱。”“我是一名科技人员,不管是什么大官,那些大官的待遇我一样不要。”他曾为自己定下了“不题词,不给人写字,不上名人录,不出席应景活动,不参加成果鉴定,不接受媒体采访”的原则。

——摘编自叶永烈《钱学森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钱学森在科技方面的卓越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值得我们学习的钱学森精神。

2018-02-02更新 | 3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材料:任新民(1915﹣2017),安徽省宁国市人,航天技术与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专家,任新民赴美国留学,始终坚守“不唯书、不唯洋、不唯上”的座右铭。为了建设新中国,供职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任炮兵工程系教授、火箭武器教授会主任等职。他关爱学生,他主持中近程导弹发射并获得成功,之后又开始了液体中程弹道导弹的研制工作,经过百余次的试验后才取得成功。他是发射中国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技术负责人。1984年,任新民就提出了对载人航天技术进行论证和规划的建议,晚年还撰写了诸多有关航空航天的科学著作,不断谱写中国航天事业新篇章。

——摘编自谭邦治《任新民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任新民为新中国做出的重大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任新民身上所体现的精神品质。
2023-09-29更新 | 2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李四光是著名的地质教育家,是我国地质科学和地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毕生研究地质科学,著有数百万字的科学著作。他讲课内容丰富,对学生要求严格,学生们都愿意听他的课。据不完全统计,从1955年中国科学院设立学部委员(现称院士)至1980年,有21位.院士是学习期间直接受过李四光的教育和指导的。强调“不要为已成的学说压倒”,提倡“要为真理而奋斗”的治学精神。他认为,真正做学问,既要尊重前人的研究成果,又要允许怀疑,“不怀疑不能见真理”。学地质的人,主要实验室在野外,他经常带领学生登高山、下矿井。他的许多科学论著也源于野外考察中的重大发现,这也是对学生的事实的教育。培养青年,既严格要求,又热情关心。北大地质学系自1917 年恢复招生以来,由于办学经费不足,学生的野外实习受到限制。李四光倡导进行地热问题的研究。北大地质地理系于20世纪60年代末组织了地热研究组,在河北怀来后郝窑、天津等地开展地热调查和研究工作。1970 年,北大与有关单位合作在后郝窑地区建成我国第一个地热电站,实际出力达300千瓦。

——摘编自于洗《李四光在北大》


(1)根据材料,概括李四光对中国科学发展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李四光取得成就的原因。
2020-10-01更新 | 4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