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 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9 题号:1862305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改革开放前的30年,我国社会意识中没有休闲的观念,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勤俭建国”“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成为人们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信念支持和精神动力。新中国成立之初,战胜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是人们最崇高的理想信念,“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超英赶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成为各行各业和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最大精神力量。人们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不知疲倦地学习,“废寝忘食”、“苦干加巧干,革命加拼命”是那个时代的美德,战争年代的革命先烈及其英雄事迹是当时人们的精神偶像,像秋瑾、刘胡兰、江姐……尽管物质生活贫乏,精神生活却非常充实。

—摘编自秦学《新中国休闲文化与生活风尚变迁的审思》

材料二   改革开放使我国居民和广大人民群众实现了由贫困型向温饱型、温饱型向小康型的跨跃,居民收入有了大幅增长,同时也大大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使人们花费在维持整个社会存在和发展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断缩短。这一时期,我国交通和运输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也带来了休闲娱乐业、旅游业、文化传媒业、体育产业和会展业等五大休闲产业的长足发展,这一切使居民休闲的条件极大改善,使居民在休闲的地点、内容和形式上有了更多的选择,扩展了居民休闲的范围,提升了居民休闲的生活质量。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还使我国与世界的距离逐渐缩短、与世界文明不断接轨,追求符合人性、自由的休闲生活自然也逐渐成为我国居民和世界人民共同的价值取向。

—摘编自张雅静《居民休闲:从“政治附属”到“精神支撑”》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改革开放前人们精神生活的特点,并简述其形成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如何促进我国休闲文化的发展。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与许多后来工业化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相比,英国的城市化是在一个没有任何压力的,从容不迫的心态和条件下完成的。英国长达几个世纪的农业、商业及工业革命,使得英国的城市化水到梁成。在工业革命前的1750年,英国2500人以上城市的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的25%,1801年增加到3.8%,1851年上升到50.2%,1911年达到78.1%。英国平期城市化使社会矛盾和不同利益集团的冲突然加剧起来,这使英国在20世纪中期结束了早期自由式城市化模式,而创造了一种用城市规划来合理布局城市的新方式。1909年,英国通过了第一部涉及城市规划的法律,此后又颁布了40余部关于城市的法规条例。

——摘编自纪晓岚《英国城市化历史过程分析与启示》

材料二 中国城市人口比重在建国初期只有10.6%,仅0.58化人生活在城市,1978年中国的城市化率达到18%。在改革开放以后,伴随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城市人口比重开始大幅提高并且速度加快,自1980年我国城市化率首次突破20%,之后上升到30%,用时16年,到2003年城市化率达到40%,用时8年,再到2010年城市人口已经达到6.65亿人,城市化水平提高到49.9%,仅用了6年的时间。

——摘编自童玉芬、武玉《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特点与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城市化的背景及影响。
(2)根据材料一ニ,指出与英国城市化相比,中国城市化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
2020-05-14更新 | 12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战后,美苏的科技竞争非常激烈。20世纪50 年代,美国开发了第一台商用计算机UNIVAC-I,苏联则开发了 BESM(大型电子计算机)。之后,双方都开始投入大量的研发资源。在计算机网络方面,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开发了 ARPANET 项目,这是互联网发展的先驱之一,奠定了现代互联网的基础。苏联在这方面落后于美国,直到1989年才建成了自己的互联网。在通信技术方面,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成功发射了第一颗通信卫星,之后又不断推进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苏联在这方面也有所发展,但远不及美国。在网络安全技术方面,美国同样占据了领先地位。

——摘编自卫林《美苏争夺科技领先地位》等

材料二 20世纪八十年代,美国、西欧、日本等先后提出了发展高技术的国家战略计划。对此,国防科工委召开专家座谈会并达成共识:认为按照我国的经济实力,在发展国防高技术方面,在规模上无法和美苏相比。……要以有限的目标,突出重点,进行高技术跟踪,所取得的成果还要有带动一片的作用。在此基础上,1986 年3 月,王大珩等科学家向国家提出要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中国高技术的建议。经过邓小平批示,国务院批准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1986——2005 年期间,国家累计投入863 计划330 亿元,超过15 万名的科研人员,300 余所大专院校等参与了其研究开发工作。

——摘编自王大珩《从导弹轨道跟踪与测量到“863 计划”》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美苏科技竞争的特点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863 计划”提出的背景及特点。
2024-03-28更新 | 26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她(指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材料二   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材料三   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须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模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材料四   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

——习近平

“一带一路”合作方向示意图



(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材料一中的“新”表现在何处。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结合1921~1949年的历史,概述中国人民能够站起来的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中共中央作出了怎样的伟大决策?在这一决策指引下,农村逐步实行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产生了怎样的效果?
(4)材料四中的两则信息说明了什么?
2019-10-15更新 | 6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