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 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33 题号:18806409
所谓的土断,就是东晋与南朝时期,以土作为断定户籍的依据,使之著籍,取消侨置郡县原来临时的白籍,改由居住地编制统一的黄籍,调整了地方行政机构。土断共进行10次。这一制度(     
A.体现了民族大融合趋势B.遭到了士族大地主的反对
C.破坏了社会基层治理D.严重歧视和压迫北方民族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1】唐代户籍编制的基础是民户自身申报户口和土地信息的“手实”(每年一次),由里正核实后汇总到县级官府,编制成县级户籍文书。经过州府逐级汇编,最后申报至尚书省,由户部以州府为单位核对建立全国性户籍档案(三年一次)。唐政府重视对户籍管理(       
A.有效维护了封建统治秩序的稳定B.旨在加强基层管理以抑制土地兼并
C.意在掌握人口情况以便征发赋役D.扩大了国家编户齐民的社会基础
2024-01-12更新 | 13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宋朝户籍分主户与客户。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客户指没有土地的佃户。北宋初,客户占总人口的40%,到1072年,客户所占比例下降到30%。北宋客户比率变化的客观因素是(       
A.户籍管理失控B.贫富差距缩小
C.商品经济发展D.门第观念淡化
2023-12-15更新 | 30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秦汉时期,简册书写不便,更因形体繁重,运输保管不易,户籍只能在乡制作,副本仅皇报至县。魏晋之际纸张代替简册后,户籍上移至县廷制作,造好的户籍需要上报郡、州,直至中央户部。这根本上反映了
A.书写载体影响户籍管理方式B.技术进步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书写载体已发生革命性变化D.书写载体与户籍制度相伴相生
2021-02-25更新 | 80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