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0 题号:18864895
明清时期,江南许多地方是“沙土高仰,粒米不产,仰食外郡”,“仅种木棉一色,以棉织布,以布易银,以银籴米,以米充兑(租税)”,棉花和其他经济作物种植区大规模出现。这反映了明清时期(     
A.商业市场容量日益扩大B.传统自然经济根深蒂固
C.农家副业占据主导地位D.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天工开物》记载,明朝时一些作坊可以锻造一千斤左右的铁锚,现代考古印证了这一记载的真实性。据此可知,当时(       
A.传统科技注重实用性B.钢铁冶炼技术领先世界
C.航运业达到较高水平D.手工业中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024-03-26更新 | 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明代以后,江南以水稻栽培为主体的农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大量耕地改种经济作物,以经济作物及其加工业为主体的新型结构,逐渐成为主业。这反映出江南的农业生产
A.技术出现革命性变化B.与市场联系日益紧密
C.呈现出日渐衰退迹象D.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2022-06-12更新 | 9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汉口是汉水与长江交汇的产物。据《湖北通志•食货考》记载,清代淮南的盐,四川、鄂西北、湘西、黔东的竹木,汉水流域的棉花,湖南、江西的茶叶,都集聚汉口,通过汉口再转运分销到全国各地。据此可知(  )
A.地理优势促进汉口成为重要商业中心
B.经济重心转移的速度逐渐加快
C.汉口的城市政治和经济功能得到加强
D.区域性商人群体在汉口已出现
2023-08-30更新 | 13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