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生活 > 古代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32 题号:1897910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624年,唐太宗下诏成立太医署。629年,地方性医学教育机构开始在某些州郡建立。至此,传统“师徒相授”模式有所改变。太医署非常重视考试,对学生的要求很严格,每月、季及年都有考试,以评核成绩,并规定学习九年仍不合格者,即令退学。而医师们的升迁制度也是基于他们的成功治愈率。公元713年,地方政府可自行委任教师到这些地方医学院教授。公元723年,地方政府已被授权可指派医师为本地民众服务。

——摘编自李成文《中医发展史》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西医进入中国,中医学的有识之士迫于生存压力,提出了中医“科学化”的口号。北洋政府开设新式学校,但把中医药排除在教育体系之外,中医界人士意识到没有教育就没有未来,遂有业界名流向政府请愿,也有一些人开始着手筹建学校。到了20世纪20年代,上海中国医学院、浙江中医专门学校等纷纷成立。学校的课程设置、教材编写等方面,高度重视传统经典的教授,如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开设了金匮要略等17门中医课程,也教授学生西医知识。中医在推行学校教育的同时,仍继承了师徒相传的模式,部分名医公开教学之余,仍带徒授业。民国中医学校重视临床能力培养,各校都设有临床实践季度,部分学校甚至安排半天课堂教学半天随师临床时间的教学模式。

——摘编自朱建平《百年中医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医学教育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民国中医学教育得到发展的原因并分析其特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医发展的认识。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1845年的爱尔兰只依赖一种作物:马铃薯,而苦难也定格在1845年的夏天。1845年夏,马铃薯霜霉病持续的、大范围的侵袭爱尔兰,马铃薯大面积绝产,饥荒发生。1846年马铃薯病害已经几乎蔓延至爱尔兰的所有郡,各种疾病也开始流行……大部分的英国舆论都戴着有色眼镜去考虑问题:袭击爱尔兰的“灾难”是对奢侈和无忧无虑的生活的警告。《泰晤士报》也加入了论战,反对“最不可靠的作物和最差的食物”,在它看来,上帝的意图不容质疑,它迫使特别需要改变的爱尔兰人接受另外一种不同于马铃薯的生计手段。整个大饥荒期间,尽管英国政府也启动饥荒危机救助机制,但是所有这些有限的努力对于这场空前的大饥荒来说仅是杯水车薪,大饥荒带来的死亡人数巨大。马铃薯饥荒导致了营养不良,身体免疫力下降,于是疫病流行,饥荒与疫病交替肆虐,让爱尔兰人陷入了痛苦的深渊。大饥荒带来空前对外大移民运动,主要移民方向为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英国本土。大饥荒后激发了爱尔兰独立的民族意识和民族主义情绪,爱尔兰人此后几十年一直在思考本民族的未来之路,最终爱尔兰人选择以本民族自己的方式决定未来,1922年爱尔兰实现自治,1949年爱尔兰共和国成立,英爱之间的民族矛盾和历史积怨直至如今都未能彻底化解,北爱尔兰问题仍旧是当今英国面临的重要政治议题。

——摘编自曹瑞臣《作物改变世界》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爱尔兰大饥荒产生及持续恶化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阐明爱尔兰大饥荒的启示。
2023-07-14更新 | 9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624年,唐太宗下诏成立太医署。629年,地方性医学教育机构开始在某些州郡建立。至此,传统"师徒相授"模式有所改变。太医署非常重视考试,对学生的要求很严格,每月、季及年都有考试,以评核成绩,并规定学习九年仍不合格者,即令退学。而医师们的升迁制度也是基于他们的成功治愈率。公元713年,地方政府可自行委任教师到这些地方医学院教授。公元723年,地方政府已被授权可指派医师为本地民众服务。

——摘编自李成文《中医发展史》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西医进入中国,中医学的有识之士迫于生存压力,提出了中医“科学化”的口号。北洋政府开设新式学校,但把中医药排除在教育体系之外,中医界人士意识到没有教育就没有未来,遂有业界名流向政府请愿,也有一些人开始着手筹建学校。到了20世纪20年代,上海中国医学院、浙江中医专门学校等纷纷成立。学校的课程设置、教材编写等方面,高度重视传统经典的教授,如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开设了金匮要略等17门中医课程,也教授学生西医知识。中医在推行学校教育的同时,仍继承了师徒相传的模式,部分名医公开教学之余,仍带徒授业。民国中医学校重视临床能力培养,各校都设有临床实践季度,部分学校甚至安排半天课堂教学半天随师临床时间的教学模式。

——摘编自朱建平《百年中医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医学教育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民国中医学教育得到发展的原因。
2023-05-17更新 | 13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先民为抵御疫情,留下了丰富的经验。《黄帝内经》中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来乱”,主张培固自身“正气”,以抵抗“邪 气”侵入。秦律中明确规定了严格的传染病疑似患者的报告制度,如果一旦发现了疑似疫病患者,就要及时报告并采取隔离措施。唐宋时期,政府采取了医疗统筹、民生安置、行政管控等措施,并积极调动社会民众力量加以辅助。在与疫病的抗争中,历代医家们还形成新的医疗理论和方法。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奠定了“辨证施治”的基础,葛洪用柏芝散预防疫病,孙思邈研制出雄黄丸以避疫疾,这些都为疫病防治作出重要贡献。

——摘编自王星光《中国古代的疫病探求与防治应对》

材料二   近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疾病在更大空间范围内的传播成为可能。为了防控疫情,相关国家采取了隔离措施,但标准不一的隔离政策又影响了国家间的贸易往来。一战结束后,试图成为战后国际新秩序和未来国际事务领导者的国际联盟,努力在国际抗疫合作与卫生治理方面有所作为。19209 月,国际联盟大会通过决议,成立常设辅助机构——国联卫生组织,专门负责和处理国际疫情与卫生问题。尽管由于种种原因,国联卫生组织未能统一合并国际公共卫生办公室和泛美卫生组织,建立起全球统一的国际抗疫合作与公共卫生治理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际抗疫资源的集中和合作措施的执行效果,但它与后二者进行了尽可能的协商与合作,对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国际疫情防控做了许多富有开创性且颇具实效的工作,是现代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发展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闵凡祥《国际联盟卫生组织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抗疫合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中国古代疫病防治的重要经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际联盟卫生组织成立的背景,简要评价国际联盟卫生组织的影响。
2022-12-25更新 | 20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