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史 > 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 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9 题号:1898248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910月,美国华尔街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股市崩盘。到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失业工人超过三千万。德国、日本等法西斯政权先后建立,它们对内实行恐怖统治,对外加紧侵略扩张,而此时的欧洲国家,英法面对法西斯的嚣张气焰,实行绥靖国策,就像两股并行的溪水在奔流,它们将在一个交叉点,即慕尼黑结合起来,并成了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摘编自史仲文《世界全史》

材料二   大国崛起之路必然要经历挫折,维护世界领导地位也必然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在美国强国之路中,最大的挫折要算战后建立世界秩序的雄心和努力受挫。主要原因是其战略构想和制度设计超出了当时美国的实力和领导能力。二战后,美国虽然凭借其压倒性政治威望和经济军事实力建立起称霸世界的制度网络,但是其领导地位也不断遭到质疑和挑战。主要原因在于美国外交政策中根深蒂固的单边主义和强权政治,不断侵蚀着美国霸权秩序的合法性基础。

——摘编自张蕴岭《百年大变局——世界与中国》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美国战后领导地位遭到挑战的主要原因。综合以上材料,简析导致世界秩序不稳定的主要因素。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民族主义通常指以维护本民族利益和尊严为出发点的思想与行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民族主义起初是一种人道的、宽容的信条,这种信条不是建立在各种民族主义运动相竞争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手足之情这一概念的基础上。但是,在19世纪后半世纪,它变得愈来愈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其原因在于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影响,在于俾斯麦用马基雅维利式的外交手腕和他所称的“铁血”战争成功地统一了德国,并建立起了德意志帝国。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广大中下层人民饱受失业和破产之苦,对现政权强烈不满。纳粹党乘机发动了强大的宣传运动,攻击魏玛共和国历届政府腐败无能,许诺自己执政后定能振兴德国,改善人民的生活状况。

——引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希特勒拖到反人类战争中去的德意志民族遭到了正义的报复,国家被摧毁,民族被分裂。但是接受了历史教训的德意志民族在争取民族统一的精神鼓舞下,在短短的十几年重又东山再起,进入世界先进工业国行列,而强大的民族亲和力最终冲决外力人为的藩篱,使分裂达整四十年的德意志民族再度统一起来。

——摘自丁建弘《德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俾斯麦用“铁血”战争击败的三个国家,并阐述民族主义与德国统一之间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1933年希特勒上台的原因及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德意志民族遭到了“正义的报复”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教训德意志民族的主要举措。
2021-05-08更新 | 11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真题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6年,当希特勒主张重占莱茵河非军事化地区时,德军将领们对于他的决定和可能挑起的法国反应感到十分忧惧。由于他们的抗议,结果,(希特勒)最初只派遣了少数象征性的部队来作为一种试探……但是在1938年3月,当希特勒决心向奥地利进军时,他却不理会那些将领们的反对。
——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1)材料一中希特勒采取了哪些行动?反映了希特勒怎样的心理变化?指出这些行动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材料二 正当独裁者们兴风作浪之际,西方民主国家正在严重的和平主义支配下摇来摆去,没有定见。所谓和平主义,大体可以说是不顾后果而硬要坚持和平。英美两国许多人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实在是个错误,根本没有带来任何好处……对德国(的制裁)过于苛刻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约140万法国人死亡;在法国人看来,再重复这样的人类灾难实在是不可思议。……在大不列颠和美国,情形也差不多。人们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流血与损失念念不忘,既悲伤又恼怒。
——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英法等国一种什么思潮?为何出现这一思潮?
材料三 张伯伦与达拉第接受了希特勒的条件,然后对捷克政府施加极大压力,要它屈服,即签署它自己的死亡证书。在英国的纵容下,法国宣告放弃所承担的保护捷克斯洛伐克的条约义务……张伯伦和达拉第各自回到国内,受到人们的欢呼。张伯伦对国人报告说,他带来“我们时代的和平”
——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3)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与英法推行什么政策有关?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其推行这一政策的原因。指出这一政策导致的最终后果。
(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能得出哪些历史启示?
2019-01-30更新 | 176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出现是与当时的欧洲政局,尤其是19389月慕尼黑会议后的局势发展密不可分的。以慕尼黑会议为分水岭,二战前的苏联外交政策事实上也经历了两个阶段:在慕尼黑会议之前,苏联奉行的是集体安全政策,并为之付出了很大的努力。由于慕尼黑协定的签订,苏联所导的集团安全成为一纸空文。这导致苏聪的外交政策开始转向保障自身的安全,并于1939823日,与纳粹德国莶訂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条约规定:双方保证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在彼此间进行武力活动、任何侵哜行为或任何攻击;如第三国对缔约一方加以战争行动时,缔约的另一方不得给予第三国任何援助:双方就彼此间有关问题,保持接触,互相咨询,交换情报;双方应以和平方式解决两国间的一切争端;条约有处期为10年。苏德签訂互不侵犯条约的后果是致命的,不仅宣告了英、法、苏三国盟的可能性告吹,而且还使德国脱了东西两线作战的后顾之忧,很快,希特勒对波兰大举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就这样揭开了。

——摘编自李平《试论く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签署《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影响。
2021-10-16更新 | 9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