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史 >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1 题号:18999624
主题一   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

材料一


       
主题二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材料二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可以采取下面的措施:

1.剥夺地产,把地租用于国家支出。

2.征收高额累进税。

……

5.通过拥有国家资本和独享垄断权的国家银行,把信贷集中在国家手里。

6.把全部运输业集中在国家的手里。

7.按照总的计划增加国家工厂和生产工具,开垦荒地和改良土壤。

……

9.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对立逐步消灭。

10.对所有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取消现在这种形式的儿童工厂劳动。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主题三   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材料三第一国际与19世纪50—60年代欧洲工人运动的发展紧密相关,更与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革命活动直接相连。马克思主义利用第一国际这块阵地与形形色色的非马克思主义派别进行了坚决有效的斗争,通过批判蒲鲁东主义、工联主义和巴枯宁主义等错误思潮,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工人中的传播,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对国际工人运动的支配性影响。

——摘编自高海林、阎照祥主编《世界通史·近代史卷》等

材料四1871年3月18日至5月28日,这段短暂的时间为全世界无产阶级所铭记,为漫长的人类文明所铭记。公社的英雄们以无产阶级的首创精神,沉重地打击了资本主义世界的旧秩序,创建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雏形。巴黎公社是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第一个成果,是人类政治文明的新形态。巴黎公社是“唯一有社会首创能力的阶级得到公开承认的第一次革命”,建立的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权,它在“民主原则”和“公仆原则”基础上建立了初步完整的无产阶级政治制度,塑造了政治文明的新形态。

——摘编自段治文、石然《政治体制改革视域下的巴黎公社政治文明探析》

材料五公社委员会存在的63天中,召开有记录的会议共58次,先后更换了28位主席,有时甚至一天更换两次主席。从公社的实践来看,主席团主席只是临时选举的会议主持人,具有轮流坐庄的性质,并非公社的实际领导人。1871年3月29日,公社成立了相当于政府各部门的执行、军事、粮食、财政、司法、治安、劳动与交换、社会服务等10个委员会。公社还规定,执行委员会由7人组成,设在公社所在地的市政厅,负责执行公社一切法令和其他委员会的一切决议。但是由于一开始就没有确立各委员会特别是执行委员会的负责人,所以各委员会的委员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各自为政,并无视执行委员会的决定。

——摘编自刘昀献《巴黎公社失败原因的新思考》

材料六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将永远作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而为人所称颂。

——[德]马克思《法兰西内战》,《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

——《中外历史纲要·下册》P66学思之窗

材料七马克思和恩格斯经过长期的理论探索和革命实践,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为国际工人运动指明了正确方向。

——《中外历史纲要·下册》P65学习聚焦


✱基础测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不得摘抄原文)
✱能力提升✱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说明第一国际的历史地位。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巴黎公社的历史地位,并分别列举出其体现无产阶级民主原则和公仆原则的措施。
(5)根据材料五,概括巴黎公社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危害。
✱历史纵横✱
(6)综合材料六、材料七,分析马克思主义“既是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的原因。
【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工业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对世界历史进程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工业革命在19世纪中叶进入完成阶段。工业文明时代是一个“机器时代”。机器几乎渗透到社会的一切领域。农村人口和农业人口不间断地流向城市和工厂。城市化发展迅速改变着城市的面貌,城市交通、供水、居住、卫生条件很差,损害了居民身体健康。工厂沿河而建,大烟囱冒出的浓烟笼罩市区,工厂废气物对河流构成严重污染。城市是富人的乐园,也是穷人谋生糊口的栖所。这种城市的分裂鲜明地反映出近代工业社会两大阶级的对抗和冲突。工业革命创造的新的工业制度——工厂制度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工业革命巩固和壮大了英国资产阶级的力量,19世纪30年代的英国议会改革拉开序幕。1834年,英国政府出台了《济贫法修正案》。工业革命后,英国以其工业强国的地位奠定了它商业强国的地位。

——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   1845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合写《德意志意识形态》,首次对唯物史观作了较系统的论述,论证了物质生产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阐述了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内部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的秘密。在革命实践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坚决捍卫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断扩大科学社会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影响,指导国际工人运动健康发展。

——据本书编写组《社会主义发展简史》

(1)依据材料一,概述英国工业革命后社会各个领域发生的重大变化。
(2)依据材料二,指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创新。结合所学简述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
2023-04-10更新 | 19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历史是资本主义发展历史的中心环节。所谓工业化历史实质上是生产力变革和革命的历史。生产力的革命引起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量变和部分质变,进而影响阶级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变化。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历史分为五个时期:资本主义家庭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大机器工业时期、资本主义工业电气化时期、资本主义工业自动化时期。这五个时期大体上和资本主义萌芽时期、资产阶级建立政权时期、资产阶级巩固政权时期、资本主义私人垄断时期和资本主义国家垄断时期相适应。这种分期法可以反映资本主义生产力变化的全部历史,也可以反映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状况的变化。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时,采用的就是这种分期法。只不过它没有包括后两个时期,列宁研究俄国资本主义的历史时,也是以资本主义家庭手工业、工场手工业和大机器工业的历史为基础进行具体分析的。资本主义进入电气化时期,列宁又详细地论述了电气化与垄断资本主义的关系,以及电气化与建设共产主义的关系。

——摘编自文暖根《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历史分期问题刍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动力。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马克思、列宁对资本主义工业化历史分期问题的认识。
2024-05-15更新 | 6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国际社会主义运动】

材料一   下图是1909年法国雕塑家沃蒂耶在贝尔拉雪滋公墓创作的一座浮雕作品。一位袒胸身着长裙的妇女,中弹后仰,像神圣的天使般深情地张开双臂,像慈祥的母亲悲痛欲绝地拼死庇护着身后若隐若现的受难者,墙面上弹痕累累。雕塑下面刻有雨果名言“我们所要企求于未来的是公正,而不是复仇”。雕塑取名为《献给历次革命受难者墙》。有人解释说,这位母亲护卫的人群正是巴黎公社社员,她体现了法国母亲无私的爱。于是,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把它称作“公社社员墙”。但令人奇怪的是,当这座浮雕揭幕以后,当时幸存下来的巴黎公社社员都一致否认它是“公社社员墙”,也从不去那里拜谒献花。


材料二   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陈旧……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的程度……。产阶级的一种崭新的斗争方式就开始被采用……工人开始参加各邦议会市镇委员会以及工商仲裁法庭的选举;他们开始同资产阶级争夺每一个由选举产生的职位。

——1895年恩格斯《<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幸存下来的巴黎公社社员拒绝承认它是“公社社员墙”?
(2)根据材料二概括无产阶级“崭新的斗争方式”,并结合所学分析采用这种斗争方式的时代背景。
2022-08-10更新 | 6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