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史 >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题型:论述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1 题号:190412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渐变论”认为事物的变化是一个长期、平稳而缓慢的过程,“突变论”则强调变化过程的间断或突然转换。这两种观点在历史学习中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体现。“渐变论”强调历史的连续性,突出历史现象与之前或之后知识的内在联系,侧重于历史的渐进性以及量的积累,是改良型或改革型的发展;“突变论”强调历史的非连续性或断裂,侧重于历史的创新性,是质的飞跃,是革命性的变革。用“渐变论”与“突变论”来解读分析、理解把握教材中的诸多历史现象,能够使同学们对历史的理解和感悟更深刻、更透彻。

——摘编自杨华《用“渐变论”与“突变论”洞察历史》

选取材料中一种视角或结合两种视角,对工业革命这一历史现象进行论述。(要求:视角清晰,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22-23高一下·重庆·期中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适中 (0.65)
【推荐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66年,斌椿随清朝使团访问欧洲,回国后写下《乘槎笔记),其所见如下:

三月十九日坐火轮车往看造船器具。其地距寓舍八九十里,往返仅两时许。穿山岭十余重,过大山五,皆凿深洞,长三五里不等。疾驰入,黑暗如漆。
三月二十三日驻巴黎。街市繁华,气局阔大,又胜于里昂。闻里昂人民六十万,都城则百余……街衢棋布星罗。
四月二十九日往织布大行遍览……织机万张,刻不停校。每机二三张一人司之。计自木棉出包时,至织染成,不逾晷刻,亦神速哉。
五月四日看英国极大轮船。乘轮车行二百余里,甫至海口,易小轮船至大船侧登览。

根据上述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多角度解读19世纪中期欧洲社会所发生的变化。(史实准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1-03-16更新 | 86次组卷
论述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学者杰里·本特利等人编著的《新全球史》为研究历史提供了全球视角,该书的目录将全球史分为七个时代,如下所示:



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将目录第六部分补充完整,并对该部分内容进行简要论述。(要求:论述紧扣所拟目录,逻辑清晰,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2023-09-06更新 | 101次组卷
论述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工业化、近代化是一个极其错综复杂的历史进程。对这个历史进程作整体性的概括与总结,其中关键性的问题有如下三个方面

考查视角解读
关于历史时机的问题近代历史上曾出现过三次有利于工业化准备和开展的历史时机。
第一次出现于1516世纪地理大发现之后。
第二次有利历史时机出现于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发生之后。
第三次有利历史时机出现于19世纪6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之后。
关于力度的问题对旧的经济、政治制度实行结构性的变革与改建,是保证工业化顺利开展不可或缺的前提,而且其本身也就是近代化的重要内容。社会的结构性变革与改建应着眼于它的实效,而实效又取决于变革时的力度。凡提出的变革目标和变革所获得的广度、深度,速度,是与当时的具体历史环境和发展要求相符合的,其力度便是适度的和有效的。
关于合力的问题当一国经济、政治、文化处于低水平时,自然不能为历史的运动提供必需的启动力与持续力,也就不能把握好历史的时机和力度。反之,情况则会完全不同。因此,采用多角度、多因素和较长时段的综合分析方法,了解各种历史力量或相互抵消、牵制,或相互补充、促进而形成的合力状况,应成为研究各国内向发展的基本手段和出发点。

——据周友光《论近代世界历史上的内向发展》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知识,任意选择一个或多个考查视角,自拟论题,并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楚)
2022-05-31更新 | 8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