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辛亥革命 >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4 题号:19067135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百余年来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揖美追欧,旧邦新造”,十分集中地概括了以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力追不舍的社会政治目标和为之奋斗不息的方向。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抗战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折点……从更宏观的视角看,它又是一场全面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不仅打败了日本,消除了亡国的危险,还从盟国那里摆脱了不平等枷锁,获得了平等地位,中国的国际地位在抗战时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王建朗《抗日战争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迁》

材料三   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为争取新民主主义胜利而努力奋斗。

——2021220日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等革命党人的思想主张,并分析其实践活动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战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折点”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争取新民主主义胜利做出的四个努力奋斗阶段?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非常重视对辛亥革命纪念意义的发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九二一年开始的第一个阶段,实际上是由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准备的”,“所以严格地讲,我们研究党史,只从一九二一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恐怕要有前面这部分材料说明共产党的前身。”“不说明以前的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对于共产党的成立和以后的历史,也就不能说得清楚。”

——摘编自毛泽东《如何研究中共党史》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纪念辛亥革命的话语

时期纪念话语
大革命初期原因教训
土地革命时期唤起民众
抗日战争时期统一战线
解放战争时期打倒蒋匪

——摘编自朱斌《论中共纪念辛亥革命话语之嬗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哪些“准备”?
(2)从材料二的表中提取相关信息,自拟论题,任意选取其中两个时期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02-22更新 | 11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戊戌变法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后的第一次表演,它的失败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戊戌六君子”流血的教训促使一部分人放弃改良主张,开始走上革命的道路。

——摘编自《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材料二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首先,辛亥革命时期中国已经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了资产阶级,这些就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其次,辛亥革命的目的和方向是推倒封建皇权,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这是判定辛亥革命的革命性质的基本依据。辛亥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就是要求资产阶级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阶级代言人。如果要求革命的领导人都是资本家,那这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也找不到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克伦威尔、美国独立战争中的华盛顿、法国大革命中的罗伯斯庇尔,乃至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中的克伦斯基,他们哪一个人是资本家呢?

——摘编自张海鹏《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纪念辛亥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及其失败的历史教训。
(2)根据材料二,说明作者认定“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理由,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的双重使命。
(3)综合以上材料,归纳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共同点。
2023-02-16更新 | 14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近代化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事件重大事件
1840—1842 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战后,先后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1856—1860 年英法联军发动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1871 年俄国出兵侵占中国伊犁地区
1874 年日本出兵侵犯中国台湾南部地区
1883 一1885 年法国发动侵略越南和中国的中法战争
1888—1889 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西藏战争
1894—1895 年日本发动侵略朝鲜和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台湾军民开展反割台斗争
19 世纪90 年代列强加紧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中国出现“瓜分危机”
1900—1901 年英、美等组织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1901 年,《辛丑条约》 签订

材料二 历史不会忘记,100多年前,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以当时留日中国学生等为骨干组建中国同盟会,毅然发动和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打开了中国进步的闸门,点燃了振兴中华的希望。

——《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19世纪40一90年代列强侵华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列强侵华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
(4)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贡献。
2022-12-06更新 | 21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