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 儒学的复兴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1 题号:190938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代表人物

对懦学的贡献

孔子

(请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董仲舒

阐发《春秋》大一统学说:提出尊崇儒术的建议,被采纳后,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朱熹

集理学(道学)学说之大成,通过书院讲学,扩大了理学的影响;撰写《四书章句集注》,丰富懦学基础读物

材料二   唐末五代时期,儒家经学正统观念日渐衰微,导致传统礼仪名教处在崩溃边缘,与此同时,儒、释、道等学派在长期争鸣中所孕育的哲学观的整合重构之机正在走向成熟,一种既具有继承性又具有创新性的经世致用哲学呼之欲出。宋初,统治者有感于中唐之后军人干政基权频繁导致的社会动荡,开始前所未有地推行“崇文抑武”之道,对思想言论的限制出现了春秋战国以来前所未有的宽松局面。

——摘编自谭春雨《宋明理学对金元明清医学发展的影响》

材料三   “打倒孔家店”这个讨伐旧文化,旧道德的吼声,惊醒了许许多多沉睡了的中国人。现在有些人认为这是过激的口号,孔家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怎能打倒呢?在辛亥革命后很长一段时间,能同封建主义抗衡的,还是西学,即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思想;可以充当反击封建势力的,是资产阶级的激进派。五四新文化运动便是在这种形势下发生的。

——摘编自苏双碧《“打倒孔家店”意义不能低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参照表4中对董仲舒和朱熹的相关表述,写出孔子对儒学的贡献。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理学兴起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合理性。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学作品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时代的真实性,如陈寅恪认为《桃花源记》反映了西晋末年盗贼并起,中原避难之人或远离本土迁至他乡,“其不能远离本土迁至他乡者,则大抵纠合宗族乡党,囤聚堡坞,据险自守,以避戎狄盗寇之难”,即反映了十六国时期北方人民的历史情况。


(1)尝试写出你所知道的反映唐代历史的一句诗,并说明其所反映的历史内容。你如何看待文学作品的史料价值。

材料二   不返本开新,不接续源头活水,综合创新便会食多不化,推陈出新就会迷失方向;不综合创新,不引进众家异说和外来文明,返本开新便会泥古不化,推陈出新就会乏力苍白;不推陈出新,不致力于内部创造,返本开新就会徒说空话,综合创新也会主体不明。因此,“三新”之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则儒学的继承与创新庶几可以顺利进行。

——牟钟鉴《儒学继承与创新的三种途径》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北宋前期儒学面临的危机。宋代理学家为重振儒学是如何“推陈出新”的?

材料三   中国人……造纸的知识随着阿拉伯人传入欧洲,1340年在意大利的法布里亚诺建立了第一个造纸的作坊。……这就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道路,标志着我们心目中所谓书籍的开端。

——[德]利普斯《事物的起源》


(3)根据材料三,谈谈古代科学家在改进造纸术和印刷术的过程中,有什么共同特点。四大发明是如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2022-11-28更新 | 6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朝代,其数学、天文、历法,地理、医药、农学等领域的新成就与探索都达到了可喜的水平。现代英国杰出的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在其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曾指出:中国科技发展到宋代已经呈现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摘编自葛艳红《宋代理学对宋代科技发展的促进作用》

材料二   宋元时期辉煌的科技成就与程朱理学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为了恢复儒学尊崇的地位,以二程、朱熹为代表的哲学家从本体论和认识论上对佛道进行了批判。这些批判不但扭转了信佛成风的社会风气,也使得人们重新回归现实和认识自然,为宋代科学技术发展提供了前提。其次,程朱理学重新定义了鬼神,赋予人们探索自然的勇气。再次,程朱理学的怀疑精神为科学技术的改进和发展铺平了道路。最后,程朱理学提出的“格物穷理”研究思维,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合适的认识论。

——摘编自徐鹏《程朱理学对宋元时期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三项两宋时期的科学技术成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程朱理学对宋元时期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2023-11-19更新 | 1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丰富多彩的内容,是中华民族不断前行最深层、最持久的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为春秋战国时期部分思想家的政治主张   

思想家   
老子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墨子天下之欲同一天下之义也,是故选择贤者,立为天子。天子以其知力为未足独治天下,是以选择其次,立为三公。三公又以其知力为未足独左右天子也,是以分国建诸侯。
荀子故尚贤使能,则主尊下安;贵贱有等,则令行而不流;亲疏有分,则施行而不悖;长幼有序,则事业捷成而有所休。”

材料二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70


(1)材料一中三则史料分别是哪些学派的思想主张?它们围绕什么问题而展开?结合所学概括百家争鸣在我国思想史上的地位及对当时和后世所产生的历史影响。
(2)说出材料二的作者,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理”的内涵,从思想文化嬗变角度简析理学兴起的背景及影响。
2023-06-29更新 | 6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