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交流与传播 >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题型:论述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35 题号:191325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中国涌现的新思潮都是世界思潮的某种反映,世界思潮的变化也必然影响中国思潮的转变。

20世纪30年代,文化界展开了一场关于中国文化出路的讨论,在讨论中,不论是主张西化论者还是主张中国本位论者,都逐步产生一种新认识,即用“现代化”这个新概念来取代“西化”或“中国化”等概念。中国现代化的努力方向:第一,发展自然科学,这是现代化的根本基础。第二,促进工业发展。第三,提倡各种现代学术,没有现代学术也不能成为一个现代化国家。第四,思想方面的科学化,以使我们的思想、态度和做事的方法都现代化、效率化、合理化。

——摘编自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五四"以来现代化思潮演变的反思》


结合近代以来的中外历史,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的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东亚文化圈也可称为汉字文化圈或儒家文化圈,指以中国为核心,包括 朝鲜、韩国、日本、越南等东亚国家在内的,使用或曾经使用汉字,承袭汉文化 的跨地域性文化地理单元。古代东亚文化圈孕育于公元4—5世纪,形成于8世纪。东亚文化圈的基本要素为汉字、儒学、中国式律令制度与农工技艺、中国化佛教等。这些要素给东亚诸国的语言文字、思想意识、社会组织结构、生产力发展水平以深刻影响,主导了东亚各地的物质文明和精神生活……现代东亚共同体的构建,应着眼于经济、文化、安全的一体化,抛开意识形态的差距,形成一个稳定的地区性结构和体制。儒家思想可以在其中发挥积极作用。

——摘编自青玄《儒家思想的优越性、局限性与东亚共同体的构建》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 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3-03-08更新 | 328次组卷
论述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是无声的艺术,我们从历史建筑中能够直观地品味特定时期的精神风貌和灿烂文化。某文旅公司要打造若干条精品旅游路线,假设你是策划人员,请从下列建筑中选出三个建筑,提炼出一个主题作为该旅游路线的主打名片,并写出该路线的推介词。(要求:明确写出建筑名称和主题,推介词要史实准确、符合历史逻辑。)

世界各地的著名建筑 (部分)

2024-05-06更新 | 69次组卷
论述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鸦片战争之后,中西两大文明之间的冲突,主要围绕着三种矛盾展开,即帝国主义的侵略和中国人民反侵略的矛盾,西方工业文明和中国传统农业文明的矛盾,西方基督教文明和中国儒家文明的矛盾。这三种矛盾交织在一起,从而使近代以来的中西文明冲突显得格外猛烈和复杂。

——摘编自左玉河《中国近代文化史十讲》

根据材料,围绕“近代中西文明的交流与发展”,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4-05-17更新 | 11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