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 民族危机的加深
题型:论述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7 题号:19152803
清末《点石斋画报》描绘了很多租界的故事,下图《裙钗大会》描述了租界当局召集驻沪使节夫人、沪上官绅内眷、教会女子欢聚一堂,共议兴办女子学堂事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观察、见证与遥想

裙钗大会

上海女学堂之设,创议于电报局总办经莲珊太守,而严筱舫观察、陈敬如军门、施子英太守等从而助之。既大会宾客,互相讨论,妥定章程矣。又以事关绅教,非大启巾帼之会,不足以光集益之思。爱于去冬十一月十三日,假座张氏莼园之安圪第设筵畅叙。是日到者,华官以蔡和甫观察之夫人为主,而沪上各官绅瀛眷从之,西国各领事及各状师之夫人,并教会中个童贞女,亦罔不簪环毕集,杯酒联欢,共计到者一百二十有二人,而西女居其大半。

——画中文字

——据1897年版《点石斋画报》(总号509-7)


提取图片信息,请你以一位历史观察者的身份,以“观察、见证、遥想”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知识点】 民族危机的加深解读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夏衍(1900-1995年),中国著名文学、电影、戏剧作家,文艺评论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以下是夏衍1949年前的简历。

190010月,生于浙江省杭县(今浙江杭州)。

1906年,入私塾,习读《三字经》《论语》。

1908年春,入杭州正蒙小学二年级,开始学习新式教科书,两年后退学在家自修。

1915年,入浙江甲种工业学校。

1919年,在家乡参加“五四”运动,创办进步刊物《双十》(第2期改为《浙江新潮》)。

1920年,赴日本留学,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

19212月,考入日本九州明治专门学校电机专业。

1924年,加入中国国民党,担任国民党驻日总支部常委兼组织部部长。

1925年底,获得工学学士学位,担任国民党驻日支部常委兼组织部部长。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工人运动及翻译工作。

1929年,组织上海艺术社,开展无产阶级戏剧活动。

1930年,加入“左联”,当选为“左联”执委。

1933年后,任中共上海文委成员、电影组组长,为中国进步电影的开拓者、领导者。创作电影剧本《狂流》等4部及报告文学《包身工》。

1937年后,在上海、广州、桂林、香港主办《救亡日报》《华商报》,后到重庆,辗转开展救亡运动。

1944年后,主持大后方的文化运动,曾任《新华日报》代总编。

——根据自陈坚、陈奇佳《夏衍传》整理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夏衍的道路选择”写一则短文。(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4-06-03更新 | 124次组卷
论述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注】每课课题之下所列,为本课子目内容

——据2019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根据以上材料,任选其中一个单元,自拟合适的学习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要求:主题鲜明,表述成文;阐释合理,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不得照抄材料。)
2023-07-06更新 | 42次组卷
论述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98年6月,中国人自己办的第一所女子学校—经正女学在上海诞生。1907年,清政府颁布了中国第一个女学章程,女子教育初步获得了合法地位。到1909年,中国已有公私女子学堂308所,女学生总数多达14054人。1905年,上海、广州等城市妇女开展了抵制美货的反美爱国运动,要求美国废除歧视华人旧约,反对虐待华工。在1907年的收回利权(收回列强从中国攫取的铁路修筑权和矿山开采权)运动中,上海女界保路同志会为沪杭甬铁路收回商办作出了重要贡献。武昌起义爆发后,19岁的女子吴淑卿与黎元洪据理力争,要求从军北征,最后终于获得批准,招募了一支数百人的女子军,在汉口和南京同清军作战。1912年4月,在湖南女性唐群英等人发起组织下,“女子参政同盟会”成立,为女性参政而斗争,唐群英率领会员五次向参议院递交请愿书,要求女子参政。

——摘编自《我的社会思想萌芽——关于中国女性古代社会地位问题的思考》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近代中国妇女权利及地位变化的进程。(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2023-02-21更新 | 11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