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和外交 >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成就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51 题号:1926358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毛泽东在报告中说:“确立对美政策成为优先考虑的问题之一。我们不要忙于求得帝国主义国家的承认……我们也不忙于承认他们。”4月初,美国国务师艾奇逊授权驻华大使司徒雷登与中共领导人进行会谈。513日,艾奇逊提出美国承认一个(中国)新政权应具备的条件是:“该政府有能力并愿意履行其国际义务。”9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凡是与国民党反动派断绝关系,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友好态度的外国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可以在平等、互利及相互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与之谈判,建立外交关系”。

——摘编自陈少铭《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对美外交政策的演变》

材料二   19781215日,美国总统卡特向全国发布电视广播,宣布中美关系正常化,接受中国的“建交三原则”(美国同台湾当局“断交”,废除1954年美台《共同防御条约》,从台湾撒军),同时表达对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极大关注。国会多数议员原则上赞同中美建交,但对行政部门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方式(缺乏与国会磋商)普遍不满,许多议员认为美国在建交问题上让步过多,背弃了台湾。进而,国会通过《与台湾关系法》,推迟驻华大使任命,逼迫总统在台湾立法问题上让步。

——摘编自吴艳平《试析卡特政府时期国会对中美建交的反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对美政策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的因素。
2023·辽宁·模拟预测 查看更多[4]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苏两国处于蜜月期,双边经贸往来频繁。1953-1959年中苏贸易额年均增幅达22.5%,1959年双边贸易额达到近21 亿美元,中苏贸易占中 国对外贸易的比重高达50%以上。但从1961年起,双边经贸合作陷入低谷,双边贸易额由1961年的8.28亿美元降至1970年的0.47亿美元。进入20世纪70年代,两国经贸合作得以缓慢恢复,1980年双边贸易额达4.92亿美元,较1970年增长了10倍以上,1990年,双边贸易额达到43.79亿美元,较1980年增长了近10倍。

——摘编自刘华芹《开启中俄经贸合作新时代——中俄(苏)经贸合作七十年回顾与展望》

材料二 从1992年至今的30多年来,中俄经贸合作快速发展,双方合作领域也不断拓展。进入21世纪,中俄贸易额保持了快速增长态势。同时,中俄两国政治互信不断巩固。2001年,中俄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成为两国关系史上新的里程碑,推动双边关系迈上新台阶。2011年,两国关系升级为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14年,双方宣布两国关系进入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新阶段。2018年中俄经贸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并于2019年确立“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此后双方经贸交流不仅在规模上有所突破,而且在质量上有所改进,主要表现在中国出口到俄罗斯的产品中科技产品占比上升,而纺织品、鞋类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比逐步下降;但俄罗斯对中国出口仍以资源型产品为主。

——摘编自陆南泉《对新形势下中俄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90年代中国与苏联经贸关系的变化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俄建立新时代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历史条件。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苏(俄)关系发展的启示。
2024-05-04更新 | 2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512月,世界银行在布雷顿森林会议后正式宣告成立。1946年世界银行开始运行,19475月它批准了第一批贷款,向法国贷款2.5亿美元,194711月成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起初,世界银行的目的是帮助欧洲国家和日本在二战后的重建。此外,它应该辅助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初,世界银行的贷款主要集中于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如高速公路、飞机场和发电厂等。日本和西欧国家"毕业"(达到一定的人均收入水平)后世界银行完全集中于发展中国家。从1990年代初开始,世界银行也开始向东欧国家和原苏联国家贷款。

——摘编自《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区别》

材料二 20141024日,包括中国在内的21个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的财长和授权代表在北京签约,共同决定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作为由中国提出创建的区域性金融机构,亚投行的主要业务是推动亚洲地区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在全面投入运营后,亚投行将运用多种支持方式为亚洲乃至全球的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融资支持——包括贷款、股权投资以及提供担保等,以促进包括交通、能源、电信、农业和城市发展在内的各个行业投资。

——摘编自《亚投行让金融互融互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世界银行成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与世界银行的主要不同之处,并概述其成立的历史意义。
2023-01-12更新 | 21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意义的国际法起源于欧洲。1839年,林则徐组织人员翻译《国际法》部分内容,成了中国真正接触西方国际法的发端。1874年台湾琉球漂民案,代表着国际法在中国运用的萌芽期。中法战争期间,上自总理衙门和军机大臣,下至各省督抚、御史、道员,还有活跃在报刊舆论中的知识分子,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到以公法为武器的外交评论中。即便如此,清政府却对国际法采取本土化的理解和应对,依照中国情境和自身利益加以采择。19世纪80至90年代,国际法引导并融入宗藩体系的自适性调整当中……1902年中美商约谈判中,国际法被清政府自觉地运用于商约谈判。

——摘编自张卫明《晚清中国对国际法的运用》

材料二   西方国际法学说叙事模式的最近一次变化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自由”国家与“专制”国家二元对立的思维。这就使得走出国际法学说的西方中心主义成为二战后国际关系史中的一条未绝的主线。……七十年来,中国以实际行动在国际法领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如中国的条约实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国两制”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等,改革开放前,中国对外缔约5300余项,主要为涉及国家关系的政治性条约。1979—1990年,中国缔结的国际公约涉及经济、劳工、海事、民航、外空、核能等多方面。1990年,中国制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程序法》。1990年至今,中国共加入300余项多边公约,缔结1.7万余项双边条约,上至外空,下达洋底,大到维护和平,小到保护稀有物种;服务对象也从国家扩展到普通公民。中国全面参与各项重要条约谈判并发挥建设性作用。

——摘编自贾桂德《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中国的国际法实践和贡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中国运用国际法的背景和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在国际法实践中的发展并阐释其对战后国际法学说走出西方中心主义做出的贡献。
2020-06-18更新 | 15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