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 经济的发展 > 宋元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7 题号:1929998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京杭大运河,简称大运河,是古代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春秋末期,吴王夫差开凿连通长江与淮河的运河——邗沟。隋统一后,隋炀帝征发民夫开凿了以东都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500公里的大运河,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对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维护全国统一作用显著。此后,唐、宋、元均重视漕运,在整治河道的同时建立了漕运仓储制度。大运河的辉煌是在明清时期,中央设置京畿都漕运司,以漕运使主之;地方以府佐、院道和科道官吏掌管本地漕事。……

——摘编自胡梦飞《辉煌与没落——明清大运河漕运的兴衰》

材料二   宋代,广州成为我国最大的港口之一,也是世界级的商港,其贸易范围之广、商业发展之盛、经济作用之重,大大超过前代。北宋时期西夏崛起导致陆上丝绸之路受阻,宋政府规定“由广州路入朝……不得于西蕃出入”。雍熙四年(987年),宋太宗派遣内侍持敕书和金帛“各往海南诸蕃国,勾招进奉”。宋代广州,子城为三城核心,官衙区以经略安抚使司为中心,居于北部,朝南而治;而番禺县署和许多官员住宅却安排在东城,将交通便捷、位置优越的大片南部子城区域让位于商业区。西城因商业而兴,是主要的商业区和蕃商居住区。宋代广州形成了内外八港、城外三濠、城内六脉的水系格局,基本确立了广州港口城市的空间形态。广州的商业街市依托于大大小小的水道,形成以东濠、西濠和南濠为骨架,以珠三角细密水网为毛细血管的分布形态。随着对外贸易和海洋开发的日趋活跃,海神崇拜越来越流行,广州的真武大帝信仰、普陀山的观音信仰、湄洲岛的天后信仰,都是在宋朝兴起和盛行的。

——摘编自孙振亚《商业贸易影响下宋代广州城市风貌特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大运河发展呈现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广州对外贸易发展的原因,并分析商业贸易对广州的影响。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宋)太宗淳化二年诏曰:“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宜令诸路转运使……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以利细民”。又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

北宋商税情况简表

年代年商税额指数
995~998400万贯100
1004~1008450万贯113
1058700万贯175
1064~1068846万贯212
1077879万贯220

宋代的“州郡财计,除民租之外,全靠商税”。

——马端临《文献通考》等


分析材料,说明宋代的商业状况和商业政策。
2022-03-29更新 | 10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明上河图》

材料二   18—19世纪中期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年份175018011851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21.027.551.0

——摘自谷延方《重评圈地运动与英国城市化》

材料三   考察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总的看来,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1949-1957年,是城市化起步发展阶段;(二)1958-1965年,是城市化的不稳定发展时期;(三)1966—1978年,是城市化停止发展时期;(四)1978年至今,是城市化的稳定快速发展时期。

——国家统计局《新中国50年系列分析报告之三》

材料四   在19世纪上半期的伦敦,人满为患,迁移到城市里的穷人,大多只能靠乞讨为生。许多工人只能住在没有照明和排水设施的地下室,使得传染病很容易扩散。与此相反,英国富人享有市内住宅和乡间宅第,拥有艺术收藏品,能参加被广泛宣扬的娱乐活动和去外国旅行,他们的生活方式几乎是社会底层的群众所不能理解的。

——《世界近现代史》


(1)从经济的角度,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城市发展的特点。
(2)据材料二指出近代英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第(四)阶段得到发展的主要原因。
(4)根据材料四概括英国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
2016-12-13更新 | 25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社会经济。

材料一   (东京)朱雀门外……以南东西两教坊,铩皆居民或茶坊……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北山子茶坊……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

——摘编自【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材料二   马端临在《文献通考》指出,“古人之立法,恶商贾之趋末而欲抑之;后人之立法,妒商贾之获利而欲分之。”与前朝相比,宋代不仅有完善的征税管理机构、遍布全国的征税网点,而且形成了完善的商税法律体系;宋朝政府设立非常多的经济部门参与市场管理,包括市舶司、盐井监、酒务(酿酒厂)造船务、纺织院、染院、磨坊、茶磨等,具有金融功能的经济部门就有榷货务、便钱务、交子务、市易务、检校库、抵当所等。

——摘编自王红雷《宋代商税征收管理制度》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代的“市”与前代相比有何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商业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在国家经济思想和经济职能方面对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
2022-01-03更新 | 10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